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认知之路

效率悖论:为什么少做事能让你更成功?

效率悖论:为什么少做事能让你更成功?

来源:36氪 爱 好奇 3周前(03-29) 48浏览 0评论

成功源于减法思维。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成功不是做更多的事,而是做正确的事。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划重点: 更努力地工作并不总是意味着更聪明地工作,...

科学革命不会通过归纳累积,而是范式的变革

科学革命不会通过归纳累积,而是范式的变革

来源:老胡说科学公众号 爱 好奇 3周前(03-24) 48浏览 0评论

从小学开始,我们被教导科学方法论:观察、研究、假设、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看上去完美无缺,逻辑自洽。然而,现实中的科学家很少这样工作。科学界的两大推理方式——归纳与演绎,才是科学方法的真正主角,而它们的较量,至今未分高下。 回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跑步机”:为什么我们总是沉迷于重复的想法

来源:36氪 爱 好奇 1个月前(03-06) 95浏览 0评论

重复想法造就重复的故事。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要想改变生活,首先要先改变想法。要想改变想法,首先要先改变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观点和所经历的事情。本文来自编译,希望...

因果律是客观存在的法则,还是感知的幻象?

因果律是客观存在的法则,还是感知的幻象?

来源:哲思世界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28) 121浏览 0评论

导语 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因果律的束缚能否被打破?自古至今无数哲人为因果与存在难题想破了脑袋,这篇文章却用区区数千文字试图跨越上百年,从哲学到科学,试图搞清因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杨明哲 | 作者 哲思世界 | 来源 在《黑客帝国》第一部中,程序...

哲学还能解答现代人的困惑吗?

哲学还能解答现代人的困惑吗?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13) 290浏览 1评论

2025年1月8日,由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主办的“2025 腾讯科技向善创新节 T-WEEK”正式播出。本次创新节以“拟合”为主题,包含近二十场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 大问题Dialectic主理人夏栋进行《哲学还能解答现代人的困惑吗?...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来源:深度笔记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5) 159浏览 0评论

回归事物的本质,剖析最基本的原理和假设,从而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或解决方案。 01. 第一性原理的定义与起源 “第一性原理”这个术语源自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第一性原理是“不可被进一步推导的最基本的命题或...

2025年,不要给自己设定太清晰的目标

2025年,不要给自己设定太清晰的目标

来源:36氪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1) 181浏览 0评论

重新思考目标:非线性目标设定的科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实践证明,最重大的突破往往源于非线性路径。当接受非线性目标设定时,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

1万元变162亿元

1万元变162亿元

来源:孤独大脑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27) 120浏览 0评论

为什么”大棋思维”往往是错的? 一 假如你在2024年1月1日,用1万元入市,如何变成162亿元? 显然这是个数学游戏而已,但背后有非常有趣的概率哲理。 先说“方法”,如下图: 先简单概括一下图中的核心观点: 从 2024 年...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思考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思考

来源:笔记侠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2) 197浏览 0评论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成大器者,赢在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造就正确的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就。 很多人用不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做事,止步不前;而有的人,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尽管起点很低,但是成长很快。 时间一长,差距就拉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心力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心力

来源:人民论坛网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9) 228浏览 0评论

成就高的人往往有一项比能力和认知力更重要的天分,那就是心力强大。 真正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往往是心力。 认知力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心力决定了你能否进入那个世界。 一、何谓心力?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适者生存的筛选。每一个困难,都是人生走...

一个人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来源:知乎日报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2) 207浏览 0评论

有人擅长表达沟通,聊个闲天的功夫,就能结交一个真心朋友;有人擅长组织统筹,经常是一群人里的「组织委员」;还有人擅长保持快乐,天大的事情也不会失眠焦虑。 那么,一个人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呢?一起看看答主们的分析。 内核稳定 答主 @NNNNao 认为...

尝试比成功更重要

尝试比成功更重要

来源:36氪 爱 好奇 4个月前(12-31) 166浏览 0评论

放手不是失败,而是自由。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重结果、轻过程” 的想法让我们容易在事情不顺时产生焦虑的情绪,而大脑本能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偏见。但我们要记得,生命...

学会“摸鱼”

学会“摸鱼”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30) 217浏览 0评论

[英] 格雷戈·麦吉沃恩 作者 范兆明 译者 创新者为什么与常人不同 讲一个发生在帕特里克·麦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身上的故事吧。 麦金尼斯是一个满足人们所有期待、符合人们对精英的所有标准的人。他从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如何快速提高表达能力,摆脱嘴笨带来的困扰?

如何快速提高表达能力,摆脱嘴笨带来的困扰?

来源:人神共奋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26) 203浏览 0评论

1/5、说不清楚事情是怎么回事? 同事问我一件事:他上三年级的儿子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 看了他儿子的作文,我给出了答案——缺乏结构意识。 作文写的是“奈良看小鹿”,他写了半天“地铁怎么坐,怎么去公园,怎么买鹿饼……”,等到开始写小鹿...

《心流》: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是沉浸式做自己

《心流》: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是沉浸式做自己

来源:每晚一卷书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25) 213浏览 0评论

作者:每晚·围裙书香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工作时,每天总会为各种事情烦恼,望着排得满满的计划表,心乱如麻; 听到同事八卦,就会对号入座,总觉得对方在偷偷议论自己; 哪怕在休息的时候,一闭上眼,也会有各种念头浮现...

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

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

来源:人神共奋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23) 182浏览 0评论

1/6、万能决策模型 下面这些决策,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偏偏一辈子也遇不上几回,每次都是两眼一抹黑,连个试错的空间都没有。 面试的公司来电话了,到底要不要跳槽,要不要再面几家看看…… 高考填志愿真纠结,城市、专业、学校到底以什么为准…… 买房更累,看中...

《明朝那些事儿》:性子软的人,一定要狠狠读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性子软的人,一定要狠狠读历史

来源:每晚一卷书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15) 173浏览 0评论

作者:每晚MK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前两天,重温《明朝那些事儿》,被其中一句话震撼到了: “在由强者书写的历史中,历来没有眼泪的位置。” 纵观古今,确实如此。 软弱胆怯的人,到死都一无所成,最终只会被湮没在历史中。 而那些名留青史的人物,无一不是内...

“实践缺陷”:刻意行动远胜过被动学习

“实践缺陷”:刻意行动远胜过被动学习

来源:36氪 爱 好奇 4个月前(12-10) 232浏览 0评论

实践重于完美。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你知道的少、懂的少,而是因为做的少。哪怕做的不完美,也要去做。本文来...

你真的想要一杯南瓜拿铁吗?

你真的想要一杯南瓜拿铁吗?

来源:36氪 爱 好奇 4个月前(12-07) 235浏览 0评论

重点是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在一个充满跟风选择和决策疲劳的世界里,找到你真正的渴望所在,而不是淹没在各种“陷阱”里。本文来自编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