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好奇

万字追问:「语言」到「智慧」的一步之遥,究竟有多远?

万字追问:「语言」到「智慧」的一步之遥,究竟有多远?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6天前 30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的终极梦想,从来不局限于打造一个能击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博弈引擎,或是设计出花言巧语蛊惑人心的聊天机器人。它的真正使命,是成为一面映照人类智慧的明镜,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也不止于是狭义的人工智能,他们追求的是通用型人...

通用人工智能何时到来?

通用人工智能何时到来?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7天前 33浏览 0评论

闫德利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一、AI已在诸多任务领域超越人类 AI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任务上已经陆续超越人类基线水平。如2015年图像分类,2018年中等水平阅读理解,2020年视觉推理、英语语言理解,2023年多任务语言理解、竞赛级数学,2024年...

通用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通用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 好奇 7天前 32浏览 0评论

作者:魏屹东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如各种大模型(LLM)的迅速发展,使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包括文本和图像)得以实现。这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创作、绘画、教学、科研、医疗等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挑战和问题随之而...

未来25年,凯文·凯利的十大预测

未来25年,凯文·凯利的十大预测

来源:中信书院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06-24) 50浏览 0评论

凯文·凯利,被奉为“互联网教父”的科技先知,1994年就在《失控》一书中“看见”了我们的今天——云计算、分布式网络、物联网雏形、Web 2.0的共享经济、以及我们每天离不开的“屏读”生活。 今天,这位洞穿时代迷雾的观察者,再次带来震撼新作《2049》...

被人工智能激活的哲学

被人工智能激活的哲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公众号 爱 好奇 3周前(06-18) 62浏览 0评论

作者:梅剑华 1982年11月29日,刘文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列子〉对“人工智能”的猜想》一文,将当代人工智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联系起来。刘文英引用《列子》书中的一个故事:周穆王西巡时,工匠偃师向穆王献上一个能够行走、跳舞像人一样的“倡者”,结果倡...

“AI教父”辛顿最新专访:没有什么人类的能力是AI不能复制的

“AI教父”辛顿最新专访:没有什么人类的能力是AI不能复制的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6-05) 75浏览 0评论

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于近日接受了调查记者盖昂·埃斯皮纳的远程专访。 他称,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化:变得更聪明、更少犯错,甚至具备了情感和意识。他警告,AI不仅可能具备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已经学会了欺骗。辛顿大胆预测,AI完全失控的概率...

正在被手机“毁掉”的青少年

正在被手机“毁掉”的青少年

来源:经观书评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5-30) 95浏览 0评论

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今天,智能手机的多巴胺诱惑让青少年进入了“美丽新世界”。这不是一个预言,而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黄锫坚 | 文 清晨6时,警方闯入民宅,以谋杀罪逮捕了睡眼惺忪...

人工智能三大学派的理论分野

人工智能三大学派的理论分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5-29) 116浏览 0评论

2018年以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带来“全民AI”热潮。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也跌宕起伏,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

当答案变得廉价时,好问题就是新的稀缺品

当答案变得廉价时,好问题就是新的稀缺品

来源:36氪 爱 好奇 2个月前(05-18) 116浏览 0评论

香农信息论启示我们,好问题才能解锁新可能。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当AI让答案触手可及,什么才是技术人的破局关键?本文从摄影术颠覆绘画史讲起,揭示技术史上永恒的真...

虞晶怡教授:大模型的潜力在空间智能,但我们对此还远没有共识

虞晶怡教授:大模型的潜力在空间智能,但我们对此还远没有共识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5-11) 147浏览 0评论

徐一平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强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日新月异,正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商业与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全世界热切期待AI到来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 为...

Science:大模型,一种新时代的印刷术?

Science:大模型,一种新时代的印刷术?

来源:集智俱乐部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4-25) 190浏览 0评论

模型正重塑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态,但其本质常被误解。《Science》上的一篇最新文章,揭示大模型并非自主智能主体,而是一种革命性文化社会技术,类似于语言、印刷与市场制度。它以独特方式汇聚并重构人类信息,成为“人类社会人工系统”的新变体。这一重新定位的理...

所有智驾的AEB,都可能遭遇“失灵”?

所有智驾的AEB,都可能遭遇“失灵”?

来源:路咖汽车 爱 好奇 3个月前(04-05) 163浏览 0评论

谁也没想到,开年刚刚掀起的“智驾平权”浪潮,这两天却因为一起交通事故,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严重事故,以97km/h的速度撞上了水泥护栏并发生爆燃,车上3人不幸遇难。最关键的是,在事故发生前...

机器人必须是「人形」吗?

机器人必须是「人形」吗?

来源:锌财经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3-30) 151浏览 0评论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2025年,被称为“具身智能元年”,甚至就连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出现了 “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 最让普通人有所感知的是,大量机器人开始刷屏社交平台:从宇树机器人一套行云流水的拳法耍得有模有样;再到众擎机器人在深圳湾与跑...

认知的莫比乌斯环:我们如何用大脑研究大脑?

认知的莫比乌斯环:我们如何用大脑研究大脑?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3-28) 194浏览 0评论

几个世纪以来,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和哲学家。随着我们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不断进步,这一探索也引发了一个悖论:作为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复杂器官,大脑如何能研究自身? 你是否也思考过这一问题呢?或者更准确地说,你的大脑是否思考过这一问题?它挑战了...

杨立昆:“AGI即将到来”完全是无稽之谈,真正的智能要建立在世界模型之上

杨立昆:“AGI即将到来”完全是无稽之谈,真正的智能要建立在世界模型之上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3-26) 202浏览 0评论

近日,在英伟达 GTC 2025 的“炉边对话”环节中,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 AI 科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杨立昆指出:“仅仅依靠语言和文字训练出来的 AI 系统,永远无法逼近人类的理解力。”他进一步指出,符号操作与真实理解之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