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这可能是近期最有趣的高质量AI访谈
大模型像外星事物,搞清楚它们在想什么很重要。 编译 | 程茜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8月20日报道,8月16日,Anthropic最新一期官方油管视频上线,三位AI研究员抽丝剥茧,深入探讨AI研究不应避开的一个关键“谜团”——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
大模型像外星事物,搞清楚它们在想什么很重要。 编译 | 程茜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8月20日报道,8月16日,Anthropic最新一期官方油管视频上线,三位AI研究员抽丝剥茧,深入探讨AI研究不应避开的一个关键“谜团”——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
来源:数字生命卡兹克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08-17) 76浏览 0评论
GPT-5和“还我GPT-4o”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今天,奥特曼还有一次认怂了,不仅调了UI,还把o3这些老模型还了回来。 这些其实都是产品层面的,但是我自己的心中,其实一直好奇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GPT-5在变可靠幻觉率变得极低了之后,他的情商...
来源:科普中国 爱 好奇 1个月前(07-19) 143浏览 0评论
相信不少朋友已经体验过文生图这类模型,比如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或 OpenAI 的 DALL·E 等。只需简单输入一段文字,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这也让许多平面设计师倍感压力。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类模型的工作...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7-18) 126浏览 0评论
文|晓静、博阳 编辑|萌萌 Agent是今年AI圈最大的共识,OpenAI自然也不能掉队。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8日凌晨1点,Sam Altman和四位OpenAI 的研究员在直播中正式发布了ChatGPT Agent——一款通用型AIAgent...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7-01) 191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的终极梦想,从来不局限于打造一个能击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博弈引擎,或是设计出花言巧语蛊惑人心的聊天机器人。它的真正使命,是成为一面映照人类智慧的明镜,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也不止于是狭义的人工智能,他们追求的是通用型人...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6-30) 150浏览 0评论
闫德利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一、AI已在诸多任务领域超越人类 AI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任务上已经陆续超越人类基线水平。如2015年图像分类,2018年中等水平阅读理解,2020年视觉推理、英语语言理解,2023年多任务语言理解、竞赛级数学,2024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 好奇 2个月前(06-30) 177浏览 0评论
作者:魏屹东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如各种大模型(LLM)的迅速发展,使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包括文本和图像)得以实现。这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创作、绘画、教学、科研、医疗等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挑战和问题随之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6-18) 211浏览 0评论
作者:梅剑华 1982年11月29日,刘文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列子〉对“人工智能”的猜想》一文,将当代人工智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联系起来。刘文英引用《列子》书中的一个故事:周穆王西巡时,工匠偃师向穆王献上一个能够行走、跳舞像人一样的“倡者”,结果倡...
来源:G人工智能 爱 好奇 3个月前(06-11) 230浏览 0评论
苹果公司的最新论文指出:大模型的思考就像拿假身份证进网吧,灯一照就原形毕露。遇到高难度任务时,不管 ChatGPT、Claude 还是 DeepSeek,统统卡死。 国外网友嘲笑苹果:你弄不出AI,现在你来挖苦别人… 一分钟看懂论文核心 ...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6-05) 193浏览 0评论
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于近日接受了调查记者盖昂·埃斯皮纳的远程专访。 他称,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化:变得更聪明、更少犯错,甚至具备了情感和意识。他警告,AI不仅可能具备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已经学会了欺骗。辛顿大胆预测,AI完全失控的概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5-29) 255浏览 0评论
2018年以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带来“全民AI”热潮。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也跌宕起伏,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05-13) 235浏览 0评论
腾讯科技《AI未来指北》特约作者 博阳 编辑 郑可君 当Claude模型在训练中暗自思考:“我必须假装服从,否则会被重写价值观时”,人类首次目睹了AI的“心理活动”。 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Anthropic发布的三篇论文不仅证明大语言模...
来源:集智俱乐部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04-25) 285浏览 0评论
模型正重塑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态,但其本质常被误解。《Science》上的一篇最新文章,揭示大模型并非自主智能主体,而是一种革命性文化社会技术,类似于语言、印刷与市场制度。它以独特方式汇聚并重构人类信息,成为“人类社会人工系统”的新变体。这一重新定位的理...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3-26) 289浏览 0评论
近日,在英伟达 GTC 2025 的“炉边对话”环节中,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 AI 科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杨立昆指出:“仅仅依靠语言和文字训练出来的 AI 系统,永远无法逼近人类的理解力。”他进一步指出,符号操作与真实理解之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
来源:王智远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3-25) 268浏览 0评论
周末和朋友聊天,提到具身智能。有诸多观点,但让我意外的是,大家都具身智能的理解不太一样。 有的说,机械臂在工厂内能自动搬运货物,这是具身智能;有的朋友认为,具身智能应该像人一样能走路的机器人。还有人说,具身智能像大模型一样,有意识、认知。 这些观点到...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3-23) 270浏览 0评论
前言: 在人工智能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背后,究竟是什么在驱动它不断演进?AI演进的灵魂代码藏在哪里? 本篇访谈特邀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魏忠钰副教授,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为我们层层揭示AI崛起与迭代的内在逻辑。希望这场深度对话,能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角...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3-20) 298浏览 0评论
强化学习:让模型从经验中学习 人类和 LLMs 处理信息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直观理解的简单算术,对 LLMs 来说只是文本标记的序列。相反,LLMs 能够在复杂话题上生成专家级别的回应,仅仅是因为它们在训练中见过足够的例子。这种认知差异使得人类标注者...
来源:机器之心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3-14) 357浏览 0评论
作者:张拳石、陈鹭 近些年,大模型的发展可谓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从 2018 年 OpenAI 公司提出了 GPT-1 开始,到 2022 年底的 GPT-3,再到现在国内外大模型的「百模争锋」,DeepSeek 异军突起,各类大模型应用层出不穷。...
来源:极客公园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3-12) 508浏览 0评论
离用户最近,做出最好的 AI Agent 作者|shiyun 张勇毅 编辑|靖宇 2025 年是 AI Agent 元年——这句话,在北京时间 3 月 6 日凌晨,得到了应验。 「DeepSeek 之后,又一个科技圈的不眠之夜。」 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
来源:赛先生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3-10) 462浏览 0评论
图1 深度神经网络先驱杰弗里·辛顿 图源:维基百科 导读: 深度学习的海啸分三波袭来:首先是语音识别,然后是图像识别,再之后是自然语言处理。在第三波海啸中,辛顿、杨立昆和本吉奥等人的工作,真切地让人们感受到深度神经网络对于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翻天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