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AGI仍需十年”:AI三大认知缺陷让Karpathy重估了技术进度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1天前 17浏览 0评论
在“AGI 近在咫尺”的热潮中,这位 AI 领域的核心人物选择踩下了刹车。Andrej Karpathy,曾任特斯拉 AI 总监、OpenAI 创始成员的硅谷顶尖技术专家,近日在 Dwarkesh Patel 的播客中发表了一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深度对...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1天前 17浏览 0评论
在“AGI 近在咫尺”的热潮中,这位 AI 领域的核心人物选择踩下了刹车。Andrej Karpathy,曾任特斯拉 AI 总监、OpenAI 创始成员的硅谷顶尖技术专家,近日在 Dwarkesh Patel 的播客中发表了一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深度对...
文|博阳 编辑|郑可君 最近一段时间,AI界掀起了一场关于LLM能否通向AGI的激烈争论。 一边是以OpenAI、Google等为代表的企业界,他们坚信当前的模式和Scaling Law(扩展定律)能够实现人工通用智能(AGI);另一边是以强化学习之...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1周前(10-15) 58浏览 0评论
从认猫到创造猫,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已然发生。 还记得我们上次聊的机器学习吗?它像一个能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的“学霸”。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这个学霸家族里的一位“超级大脑”——深度学习。 如果说传统机器学习还在用简单的公式解题,那么深度学习已经学会了“抽象...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1周前(10-15) 61浏览 0评论
朋友们,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和朋友聊完某个商品,打开购物APP,它赫然出现在推荐位;在短视频平台多看了一会儿萌宠视频,接下来满屏都是可爱的猫猫狗狗。 这一切的背后,并不是手机在“偷听”你(从技术原理上讲,很难且风险大),而是一套名为 “机...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1周前(10-15) 76浏览 0评论
如果把人工智能的研究比作一场探寻“智慧”源泉的远征,那么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三条风格迥异的探索路径。它们代表着人类对“智能”本质的不同理解,也深刻地塑造了今天AI发展的面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1周前(10-15) 49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这个词,如今早已遍布街头巷尾,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能写诗会绘画的AI模型,它似乎无所不能,又似乎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不禁要问:它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一步步从科幻走入现实,并深刻改变我们世界的? 要理解今天的人工智能,我们不能只看它...
来源:学术头条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2) 64浏览 0评论
思维链(CoT)提示技术已被证明能提升大语言模型(LLM)在各类任务中的表现。采用该方法时,LLM 似乎会先生成类似人类的推理步骤(即 CoT 推理),再给出最终答案,这往往让人觉得 LLM 正在进行深思熟虑的推理过程。 然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团队在...
来源:学术头条公众号 爱 好奇 3周前(10-03) 87浏览 0评论
在日前参加的一个访谈中,强化学习之父、图灵奖得主 Richard Sutton 语出惊人:大语言模型(LLM)是一个错误的起点,是一条死胡同。 在 Sutton 看来,真正的智能源自经验学习,通过行动、观察与反馈持续修正行为,实现目标;相比之下,大语...
来源:阿里巴巴公众号 爱 好奇 4周前(09-26) 83浏览 0评论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吴泳铭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9-15) 107浏览 0评论
文|博阳 GPT-5发布之后,虽然其性能并未能达成业界的“飞跃”期望,但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幻觉率的大幅下降。 OpenAI给出的数据显示,GPT-5出现事实错误的概率比 GPT-4o 低约 45%,比 OpenAI o3 低约 80%。 但这一提升背后...
来源:机器之心公众号 爱 好奇 1个月前(09-09) 162浏览 0评论
AI 最臭名昭著的 Bug 是什么?不是代码崩溃,而是「幻觉」—— 模型自信地编造事实,让你真假难辨。这个根本性挑战,是阻碍我们完全信任 AI 的关键障碍。 大模型会有幻觉,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让每一个严肃使用大模型的人都不得不谨慎小心。Open...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9-04) 162浏览 0评论
构建一个拥抱不确定性、鼓励多元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系统。 2015年3月,“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十年后,“人工智能+”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变革正在上演。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不仅意味着技术...
来源:智东西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8-25) 163浏览 0评论
大模型像外星事物,搞清楚它们在想什么很重要。 编译 | 程茜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8月20日报道,8月16日,Anthropic最新一期官方油管视频上线,三位AI研究员抽丝剥茧,深入探讨AI研究不应避开的一个关键“谜团”——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
来源:数字生命卡兹克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8-17) 227浏览 0评论
GPT-5和“还我GPT-4o”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今天,奥特曼还有一次认怂了,不仅调了UI,还把o3这些老模型还了回来。 这些其实都是产品层面的,但是我自己的心中,其实一直好奇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GPT-5在变可靠幻觉率变得极低了之后,他的情商...
来源:科普中国 爱 好奇 3个月前(07-19) 253浏览 0评论
相信不少朋友已经体验过文生图这类模型,比如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或 OpenAI 的 DALL·E 等。只需简单输入一段文字,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这也让许多平面设计师倍感压力。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类模型的工作...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7-18) 231浏览 0评论
文|晓静、博阳 编辑|萌萌 Agent是今年AI圈最大的共识,OpenAI自然也不能掉队。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8日凌晨1点,Sam Altman和四位OpenAI 的研究员在直播中正式发布了ChatGPT Agent——一款通用型AIAgent...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07-01) 335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的终极梦想,从来不局限于打造一个能击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博弈引擎,或是设计出花言巧语蛊惑人心的聊天机器人。它的真正使命,是成为一面映照人类智慧的明镜,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也不止于是狭义的人工智能,他们追求的是通用型人...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06-30) 245浏览 0评论
闫德利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一、AI已在诸多任务领域超越人类 AI发展日新月异,在许多任务上已经陆续超越人类基线水平。如2015年图像分类,2018年中等水平阅读理解,2020年视觉推理、英语语言理解,2023年多任务语言理解、竞赛级数学,2024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 好奇 4个月前(06-30) 284浏览 0评论
作者:魏屹东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如各种大模型(LLM)的迅速发展,使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包括文本和图像)得以实现。这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创作、绘画、教学、科研、医疗等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挑战和问题随之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06-18) 278浏览 0评论
作者:梅剑华 1982年11月29日,刘文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列子〉对“人工智能”的猜想》一文,将当代人工智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联系起来。刘文英引用《列子》书中的一个故事:周穆王西巡时,工匠偃师向穆王献上一个能够行走、跳舞像人一样的“倡者”,结果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