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深度学习中的“智能眼”:揭秘注意力机制的奥秘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5) 585浏览 0评论
一、什么是注意力机制? 在深度学习中,特征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处理高维数据时。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通常会从输入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但这些特征的表示可能包含大量冗余或不相关的信息。这不仅会增加模型的计算负担,还可能...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5) 585浏览 0评论
一、什么是注意力机制? 在深度学习中,特征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处理高维数据时。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通常会从输入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但这些特征的表示可能包含大量冗余或不相关的信息。这不仅会增加模型的计算负担,还可能...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5) 532浏览 0评论
导读 你们是否曾经好奇,在人工智能的江湖中,那些顶尖高手是如何一决高下的?今天,我们就带你走进AI世界的两大门派——DeepMind和OpenAI,揭秘他们背后的强化学习(RL)流派之争。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智慧的碰撞。 1.两大RL流派简介 1...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5) 556浏览 0评论
导读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宅,但实际上超级酷的话题——强化学习。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款新游戏,没有教程,没有攻略,你只能靠自己摸索,通过不断尝试和犯错来学会游戏规则,逐渐成为高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强化学习的核心思想。 1、强化学习的...
来源:AI演进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4) 456浏览 0评论
最近,国运级的DeepSeek模型霸占140多个国家APP下载榜第一名。 这Deepseek深度思考模型R1一出道就展现出惊人的实力,不仅在各benchmark上表现亮眼,更让人惊呼的是它那“骨骼清奇”的低成本高效能。要知道,在动辄烧掉几百万美元训练...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2) 411浏览 0评论
当我们惊叹于Deepseek的妙语连珠时,是否正目睹硅基系统对人类语言本源的复刻?那在服务器集群中奔流的矩阵运算,与人脑皮层间跳跃的神经电波,究竟共享着怎样的“语言密码”? 借助精密的脑成像技术,人们惊讶地发现,大语言模型的层级结构竟与大脑语言中枢的...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1) 554浏览 0评论
腾讯科技编辑组 春节至今,DeepSeek的热度持续攀升,伴随而来的,还有很多误解和争议,有人说它是”吊打OpenAI的国货之光”,也有人说它”不过是抄国外大模型作业的小聪明”。 这些误解与争议主要集中...
来源:新智元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2-02) 531浏览 0评论
【新智元导读】 随着AGI/ASI的不断逼近,比人类更智能的系统即将登场,彻底颠覆人类社会的面貌。Hinton等专家纷纷预测,一旦AGI能够取代人类劳动力,人类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社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济蓝图》中,OpenAI描...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2-02) 485浏览 0评论
智识学研社新年科学演讲现场 导读 人类对于技术进步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兴奋还是忧虑,曾多次在历史中上演。 如果说人工智能对于当代,犹如第二次信息革命之于20世纪90年代,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那么人类更有理由要继续思考,人类何以为人,我们在这个...
来源:达摩院DAMO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2-02) 502浏览 0评论
达摩院首席科学家 赵德丽 我们正身处一场技术革命的历史开端,以 ChatGPT 为标志的这轮 AI 科技浪潮是算法和软件诞生以来人类科技最重要的技术变革,由此开启了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 AI 变革是由以 Scaling Law 为底层逻...
来源:钛媒体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31) 492浏览 0评论
从技术格局来看,尽管DeepSeek的成果缩小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但中美人工智能整体格局尚未被撼动。 图片图片来源:the Verge 眼下科技圈最关注的莫过于Deepseek事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技术与财务分析。在此,我愿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29) 1385浏览 1评论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愿景。 腾讯新闻科技主笔 张小珺 编辑 马龙 DeepSeek-R1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引发了全球AI社区的狂热,但有关DeepSeek的高质量信息相对匮乏。 2025年1月26日,拾象创始人兼CEO李广密,组织了一场关于 DeepSee...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26) 520浏览 0评论
【编者按】课代表系列-AI大事儿的最快、最全解读,本文关注DeepSeek-R1在技术上最重要的突破——用纯深度学习的方法让AI自发涌现出推理能力。这一研究可能会对模型推理训练后续的范式产生深刻影响。 腾讯科技《AI未来指北》特约作者 郝博阳 编辑 ...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26) 462浏览 0评论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想象如何让它们变得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聪明。从《2001:太空漫游》中的 HAL 9000,到《流浪地球》中的 Moss,人工智能在屏幕中往往高效、理性、逻辑缜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大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让我们对“...
来源:机器之心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24) 644浏览 0评论
「语言是人类的语言,而 3D 是自然的语言。」 「除了语言,我们还有另外一半智能,这部分非常深刻,就是我们做事的能力。」 「在 AI 之间加一个 G 以强调其通用性,我是尊重这个想法的。从制造能够思考和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机器的角度来看,AI 或 AG...
来源:36氪 爱 好奇 8个月前(01-18) 586浏览 0评论
思维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思维不是一维的,而是跨越了速度、广度和深度,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我们才能找到认知的本质。大型语言模型在速度和广度...
来源:王智远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16) 631浏览 0评论
知乎创始人周源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回顾互联网发展,有哪些底层逻辑看似简单但将在未来持续奏效? 我看到一个评论,印象深刻。来自于2022年度的新知答主Morris.Zhang,他是做电子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半导体的。 一 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个...
来源:AI科技大本营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15) 1589浏览 1评论
整理 | 王启隆 出品丨AI 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当今人工智能界有三位“教父”,其中对人工智能风险问题最为乐观的便是图灵奖得主 & CNN 之父 Yann LeCun(杨立昆)。LeCun 如今是 Meta 的首席人工智能...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13) 615浏览 0评论
人们对以 GPT 为代表的自回归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认识已久。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就曾公开对大模型的发展提出质疑。 他指出一个根本性问题:自回归模型的错误概率会随着输出长度的增加而指数叠加,从而导致模型的幻觉...
来源:光明网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09) 423浏览 0评论
光明网评论员: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近日发布了一篇万字博客长文,回顾了OpenAI的创业路以及对2025年的展望。“我们的愿景不会变,而战术还将继续演变。”奥尔特曼在长文中表示,现在OpenAI有信心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构建AGI(Art...
来源:心智观察所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01-06) 483浏览 0评论
深度学习,这个在科技圈的热门词汇,究竟为何让人如此着迷?它就像一个数据的探险家,借助深层神经网络(DNN)在信息的海洋中探寻奥秘。而这里的“深度”就意味着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能从复杂的数据中自动提取有价值的特征,无需人类费劲心力去设计。 不论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