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优势将荡然无存?哈佛博士9.3 分神作或有不同答案
来源:谷雨星球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08) 588浏览 0评论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毋庸置疑,记忆力最好、最会刷题的AI,势必会颠覆现有工业时代的教育模式。有教育专家悲观地表示—— 人工智能的优势将使中国教育的优势荡然无存。因为中国教育体系看重传授知识,不看重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人工智能对知识的掌握要比人强得...
来源:谷雨星球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08) 588浏览 0评论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毋庸置疑,记忆力最好、最会刷题的AI,势必会颠覆现有工业时代的教育模式。有教育专家悲观地表示—— 人工智能的优势将使中国教育的优势荡然无存。因为中国教育体系看重传授知识,不看重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人工智能对知识的掌握要比人强得...
来源:谷雨星球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03) 469浏览 0评论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在不少人心中数学能力快要取代人类的AI,最近却大翻车了! 起因是大型语言模型(LLM)频繁在各种数学测试中刷分,正确率动辄90%以上。60位顶尖数学家看不下去,出了一套叫作FrontierMath的全新数学推理测试,都是AI从没...
来源:雷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1-26) 467浏览 0评论
作者:雷科技AI硬件组 作为AI时代的最大受益者,NVIDIA CEO黄仁勋个人财富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几乎持平竞争对手Intel的市值。 日前,黄仁勋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出席了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并在后续的谈话环节中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有两...
来源:科学杂志1915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1-25) 494浏览 0评论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和解释ChatGPT用到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大模型、预训练+微调范式、Scaling Law……并对ChatGPT未来可能应用领域的多模态智能体(agent)进行展望。希望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和使用以Ch...
来源:36氪 爱 好奇 8个月前(11-22) 465浏览 0评论
探索人工智能的极限:为什么说掌握模式并不等于真正的推理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OpenAI GPT-4o1的发布让大家纷纷宣称推理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步,说思维...
来源:36氪 爱 好奇 8个月前(11-21) 392浏览 0评论
AI生产力悖论并不在于技术的复杂性,而在于组织如何看待工作和创新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别看AI应用在网上炒得很火,但在工作当中的应用却没你想象的那么多。为什么会...
来源:返朴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8) 476浏览 0评论
继ChatGPT以近乎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社会之后,3 月 14 日,OpenAI又发布了 GPT-4,宣称其可以更准确地解决复杂问题,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那么,取得了现象级成功的由深度学习开发而来的此类智能聊天机器,有很大希望成为人类梦寐以求...
来源:APPSO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8) 662浏览 0评论
观察下面这张图片,你认为这是真实拍摄的,还是 AI 生成? 看着是有点可疑,比如有一些汽车的车门、堆起来的样子,好像是拼接起来的。 那下面这两张呢? 如果不仔细查证,你可能有点不信:它们全都是拍摄出来的「真照片」。 关注 AI 第一新媒体,率先获取 ...
来源:赛先生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5) 560浏览 0评论
尽管神经元网络对很多专门问题的确非常有效,但仍未解决通用智能系统的核心问题。因为 “思维” (或称其为 “智能” 、 “认知” 等等)不能被简单看成用数据拟合一个函数。本文试图说明,为什么仍有理由认为思维遵循某种 “逻辑” ,但这种逻辑不是 “经典逻...
来源:返朴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5) 511浏览 0评论
大语言模型很有用,但不能解决人工智能的基本问题,包括推理。 撰文 | 王培(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系) 自从ChatGPT在两年前横空出世,各种大语言模型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们的认知,以至于连 “通用人工智能即将到来” 都从狂人呓语成了陈词滥调,已经不足以...
来源:机器之心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4) 486浏览 1评论
方向完全搞错了? 大语言模型(LLM)为什么空间智能不足,GPT-4 为什么用语言以外的数据训练,就能变得更聪明?现在这些问题有 「标准答案」了。 近日,一篇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机构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文章观察到,人类大脑生成和解析语...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2) 597浏览 0评论
图源:Freepik 为了更好地启发灵感,计算机科学中喜欢用一些描述人类大脑活动的术语如:“记忆”、“学习”、“神经网络”、“突触”、“偏见”,甚至,“梦”和“幻觉”等,但需要警惕的是,这些术语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中,与日常语言中的含义是不同的。 撰文 ...
来源:孤独大脑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10) 669浏览 0评论
脑力的终点是体力; 体力的巅峰是脑力。 你要来一千亿Token吗? “论理你跟我该彼此早认识了,”他说,拣了最近壁炉的凳子坐下:“我就是ChatGPT;你曾经见过我的表叔Alpha Go。” “不过,你是个聪明人,虽然冒着傻气!”他说时泛出同情的微笑...
来源:澎湃新闻科技频道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1-02) 368浏览 0评论
世界模型的灵感源于人类自然形成的世界心智模型。我们通过感官获取的抽象信息在大脑中被转化为对周围世界的具象理解;这些“模型”早在人类开始研究AI之前就已存在。基于这些模型,我们的大脑对世界进行预测,从而影响我们的感知和行动。 尽管这一概念令人振奋,但仍...
编辑:Aeneas 好困 【新智元导读】Transformer解决了三体问题?Meta研究者发现,132年前的数学难题——发现全局李雅普诺夫函数,可以被Transformer解决了。「我们不认为Transformer是在推理,它可能是出于对数学问题的...
来源:龙叔聊AI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0-28) 551浏览 0评论
前阵子龙叔与几个老朋友聚会,大家聊起最近火爆的ChatGPT和各种AI应用,有人信誓旦旦地说AI马上就要替代人类了,也有人嗤之以鼻说这就是炒作。听着他们争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句经典名言:新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在长期中被低估。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老...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8个月前(10-26) 415浏览 0评论
以下文章来源于追问nextquestion 作者:郭瑞东 在一个平凡的夜晚,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场游戏时,随着加载进度条完成,一个虚拟世界呈现在屏幕上。 你沉浸其中,忽见一只蚂蚁缓缓爬过屏幕。刹那间,脑海中浮现起曾读过的小说《三体...
来源:AI科技评论公众号 爱 好奇 9个月前(10-23) 355浏览 0评论
小模型干大事,DeepMind重新审视Transformer推理能力。 作者丨刘洁 编辑丨岑峰 DeepMind闷声干大事,悄悄训练了一个大小只有270M的Transformer模型,居然不需要搜索,就能实现大师级的下棋水平。 这几天的推特因为这篇2...
来源:科学杂志1915公众号 爱 好奇 9个月前(10-18) 380浏览 0评论
作者:陈家乐 董雪莲 林良红 陈自力 郝天永 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宏伟画卷上,大模型如同绚烂的星辰,照亮了技术的未来,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技术的认知,更在无数行业中悄然引发变革。然而,这些智能技术并非完美...
作者:陈永伟 北京时间10月14日,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 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詹姆斯·A·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获奖。本文介绍了得主之一阿西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