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多巴胺耐受性,让大脑重新感受简单的快乐?
来源:最前沿Global百家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3) 176浏览 0评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被短视频、游戏、垃圾食品、社交媒体、网购等高多巴胺刺激所“轰炸”。 结果,我们发现: 以前简单的事情(如阅读、散步)已经无法带来快乐。 注意力涣散,很难专注在工作和学习上。 明知道该休息,但控制不住想刷手机、玩...
来源:最前沿Global百家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3) 176浏览 0评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被短视频、游戏、垃圾食品、社交媒体、网购等高多巴胺刺激所“轰炸”。 结果,我们发现: 以前简单的事情(如阅读、散步)已经无法带来快乐。 注意力涣散,很难专注在工作和学习上。 明知道该休息,但控制不住想刷手机、玩...
来源:新智元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2) 132浏览 0评论
【新智元导读】 随着AGI/ASI的不断逼近,比人类更智能的系统即将登场,彻底颠覆人类社会的面貌。Hinton等专家纷纷预测,一旦AGI能够取代人类劳动力,人类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社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济蓝图》中,OpenAI描...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2) 94浏览 0评论
智识学研社新年科学演讲现场 导读 人类对于技术进步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兴奋还是忧虑,曾多次在历史中上演。 如果说人工智能对于当代,犹如第二次信息革命之于20世纪90年代,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那么人类更有理由要继续思考,人类何以为人,我们在这个...
来源:达摩院DAMO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2-02) 105浏览 0评论
达摩院首席科学家 赵德丽 我们正身处一场技术革命的历史开端,以 ChatGPT 为标志的这轮 AI 科技浪潮是算法和软件诞生以来人类科技最重要的技术变革,由此开启了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 AI 变革是由以 Scaling Law 为底层逻...
来源:钛媒体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31) 128浏览 0评论
从技术格局来看,尽管DeepSeek的成果缩小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但中美人工智能整体格局尚未被撼动。 图片图片来源:the Verge 眼下科技圈最关注的莫过于Deepseek事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技术与财务分析。在此,我愿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9) 229浏览 1评论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愿景。 腾讯新闻科技主笔 张小珺 编辑 马龙 DeepSeek-R1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引发了全球AI社区的狂热,但有关DeepSeek的高质量信息相对匮乏。 2025年1月26日,拾象创始人兼CEO李广密,组织了一场关于 DeepSee...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6) 146浏览 0评论
【编者按】课代表系列-AI大事儿的最快、最全解读,本文关注DeepSeek-R1在技术上最重要的突破——用纯深度学习的方法让AI自发涌现出推理能力。这一研究可能会对模型推理训练后续的范式产生深刻影响。 腾讯科技《AI未来指北》特约作者 郝博阳 编辑 ...
来源:DataCafe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0) 134浏览 0评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明天会下雨吗?股票会涨还是跌?一场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概率正是我们用来描述不确定性的关键工具。 可问题是:概率究竟是什么?是一枚硬币在无限次抛掷中正面朝上的频率?还是我们对“硬币下一次会正面朝上”的信念? 是世界的...
来源:36氪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8) 205浏览 0评论
思维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思维不是一维的,而是跨越了速度、广度和深度,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我们才能找到认知的本质。大型语言模型在速度和广度...
来源:王智远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6) 204浏览 0评论
知乎创始人周源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回顾互联网发展,有哪些底层逻辑看似简单但将在未来持续奏效? 我看到一个评论,印象深刻。来自于2022年度的新知答主Morris.Zhang,他是做电子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半导体的。 一 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个...
来源:环球科学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4) 136浏览 0评论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冬鸢 我们的大脑里有超过850亿个神经元,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大脑皮层,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负责高级思维活动。过去,科学家常常惊叹于该网络的庞大,认为我们只利用了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空间有待开...
来源:科学知谜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4) 202浏览 0评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斯图亚特·哈默罗夫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物,今年76岁。20多年来,他每年都要主持一个关于意识研究的国际会议。与会者既有心理学家、神经学家、物理学和哲学家,也有摇滚乐手、瑜伽修炼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整个会议也很不正规,看...
来源:光明网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9) 147浏览 0评论
光明网评论员: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近日发布了一篇万字博客长文,回顾了OpenAI的创业路以及对2025年的展望。“我们的愿景不会变,而战术还将继续演变。”奥尔特曼在长文中表示,现在OpenAI有信心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构建AGI(Art...
来源:极客公园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4) 257浏览 1评论
坚持做好硬件和产品,等待机器人 AI 涌现。 文 | 黎诗韵 编辑 | 靖宇 在目前大热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赛道,宇树科技是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最大的标签是硬件实力强——一方面是性能,去年其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 H1 能奔跑、原地空翻、踹不到...
来源:适道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12-28) 151浏览 0评论
作者:适道AI组 2024年余额告急,目测一大波#展望2025#正在路上。 谁还记得大佬们对2024年的展望? ● OpenAI联创Greg Brockman曾预测:在2024年,AI能力、安全性、潜在影响的积极性上,都将是突破性的一年。长远来讲,...
来源:罗辑思维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12-27) 160浏览 0评论
01 12月AI大事盘点 首先,咱们简单盘一盘12月AI领域的大事。 这场AI领域大冲刺的起点,是12月3日,人工智能科学家李飞飞的公司World Labs,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AI系统。他们对这个AI的定义是,大型世界模型,Large World M...
来源:谷雨星球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2-03) 192浏览 0评论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在不少人心中数学能力快要取代人类的AI,最近却大翻车了! 起因是大型语言模型(LLM)频繁在各种数学测试中刷分,正确率动辄90%以上。60位顶尖数学家看不下去,出了一套叫作FrontierMath的全新数学推理测试,都是AI从没...
来源:潜伏的木马君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1-27) 199浏览 0评论
周末的时候,百无聊赖,我在网上搜寻着还有啥值得看的东西,误打误撞地,我在网站上看到一段访问视频,标题是:《尤瓦尔·赫拉利对谈张静初:AI正在制造慢不下来的人》。 尤瓦尔·赫拉利,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就是那个写了著名的《人类简史》的人。《人类简史》这套书...
来源:雷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1-26) 198浏览 0评论
作者:雷科技AI硬件组 作为AI时代的最大受益者,NVIDIA CEO黄仁勋个人财富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几乎持平竞争对手Intel的市值。 日前,黄仁勋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出席了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并在后续的谈话环节中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有两...
来源:科学杂志1915公众号 爱 好奇 4个月前(11-25) 260浏览 0评论
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和解释ChatGPT用到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大模型、预训练+微调范式、Scaling Law……并对ChatGPT未来可能应用领域的多模态智能体(agent)进行展望。希望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和使用以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