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好牌。

信息大爆炸

丁磊:DeepSeek爆火,你不知道的AI真相

丁磊:DeepSeek爆火,你不知道的AI真相

来源:中信书院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3-05) 350浏览 0评论

过去的2024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分水岭,是大模型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年。 无数大模型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进各行各业的“毛细血管”中。众多互联网产品都嵌入了AI功能模块,技术突破、应用普及以及开源与商业化并行发展……这种技术创新和产业落...

AGI世界畅想

AGI世界畅想

来源:36氪 爱 好奇 6个月前(03-04) 424浏览 0评论

AGI如果到来,会对社会、就业、能源消耗和AI 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最近DeepSeek推理模型的表现和开源让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A...

DeepSeek降临一个月,新世界就这样到来了

DeepSeek降临一个月,新世界就这样到来了

来源:摩登中产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3-02) 566浏览 0评论

所有的预言,开始具象化。 一 1月2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黑衫短袖,在北京年会上热舞。开场演讲中他说,新的计算时代开始了。 当夜8点10分,深度求索官方公众号发文,DeepSeek-R1亮相。 新模型在岁末寒流中破风而行。一天后热议,三天后破圈,六...

李国杰院士“七问”DeepSeek

李国杰院士“七问”DeepSeek

来源:科技导报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2-26) 325浏览 0评论

近日,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全球科技领域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学界到业界的广泛热议与深度思考。《科技导报》2025年第3期刊发李国杰院士的《DeepSeek引发的AI发展路径思考》一文,深入剖析了DeepSeek背后所蕴含的AI发展路径相关问题...

追捧“AI智能体”的人该醒醒了

追捧“AI智能体”的人该醒醒了

来源:36氪 爱 好奇 6个月前(02-21) 358浏览 0评论

吹智能体的都是没用过的。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很多预测都认为今年是智能体爆发之年。但一位博主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指出,AI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麻烦,智能体不大可能接管...

熵,绝对混沌,还是无知的量度?

熵,绝对混沌,还是无知的量度?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2-20) 463浏览 0评论

200年前,一位法国工程师提出了“熵”这个概念,用以量化宇宙不可避免地滑向衰败的过程。然而,按照我们当前的理解,熵并非简单地反映世界的本质,更多的是我们日益增长的无知的体现。接受这一事实,正在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从理性决策到机器能力的极限等各个领域。 0...

DeepSeek收你们来了,还吃?

DeepSeek收你们来了,还吃?

来源:孤独大脑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2-19) 391浏览 0评论

一  最近的集体欢天喜地,除了《哪吒》,就是DeepSeek了。 《哪吒》票房百亿,听说马上就要踏遍好莱坞;DeepSeek先是干翻硅谷万亿市值,然后拉起A股和恒生科技万亿市值。 DeepSeek的强大,自有各路专家研究解读。能够几乎在一夜之间,让大...

专访上海交大讲席教授徐雷:人工智能走了20年弯路之后

专访上海交大讲席教授徐雷:人工智能走了20年弯路之后

来源:腾讯研究院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2-18) 558浏览 0评论

访谈主持人 王强 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徐一平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日新月异,正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商业与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全世界热切期待AI到来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工智能将带来...

《封神2》崩的越惨,DeepSeek的刀就越锋利

《封神2》崩的越惨,DeepSeek的刀就越锋利

来源:数字生命卡兹克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10) 1102浏览 1评论

这篇文章可能观点会有点偏激,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写下来,不吐不快。 事情的起因,正是前天和昨天终于抽空去看了下电影。 小城市里,《哪吒2》实在买不到时间合适的票,想着回北京再看了,就先看了《唐探1900》和《封神2》。 《唐探1900》讲道理是还可以...

年龄越大越健忘,其实这是大脑在不断进步

年龄越大越健忘,其实这是大脑在不断进步

来源:返朴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08) 489浏览 0评论

很多人认为,遗忘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当尽可能将所有事情铭记于心。但实际上,“遗忘”是大脑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为了维持大脑正常运作,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遗忘某些事物。希望本文能让大家了解这一点,并帮助大家在生活中与遗忘和平共处、相向而行。 撰文...

如何降低多巴胺耐受性,让大脑重新感受简单的快乐?

如何降低多巴胺耐受性,让大脑重新感受简单的快乐?

来源:最前沿Global百家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03) 649浏览 0评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被短视频、游戏、垃圾食品、社交媒体、网购等高多巴胺刺激所“轰炸”。 结果,我们发现: 以前简单的事情(如阅读、散步)已经无法带来快乐。 注意力涣散,很难专注在工作和学习上。 明知道该休息,但控制不住想刷手机、玩...

张峥演讲: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像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思考

张峥演讲: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像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思考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2-02) 469浏览 0评论

智识学研社新年科学演讲现场 导读 人类对于技术进步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兴奋还是忧虑,曾多次在历史中上演。 如果说人工智能对于当代,犹如第二次信息革命之于20世纪90年代,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那么人类更有理由要继续思考,人类何以为人,我们在这个...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在运用哪种思维模式思考?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在运用哪种思维模式思考?

来源:DataCafe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1-20) 422浏览 0评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明天会下雨吗?股票会涨还是跌?一场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概率正是我们用来描述不确定性的关键工具。 可问题是:概率究竟是什么?是一枚硬币在无限次抛掷中正面朝上的频率?还是我们对“硬币下一次会正面朝上”的信念? 是世界的...

AI 很快,但人类擅长“沉思”

AI 很快,但人类擅长“沉思”

来源:36氪 爱 好奇 7个月前(01-18) 570浏览 0评论

思维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思维不是一维的,而是跨越了速度、广度和深度,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我们才能找到认知的本质。大型语言模型在速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