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星舰文明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4-13) 4567浏览 0评论
真正广阔的世界是在地球之外,也许成熟的文明都是在太空中进行着永恒航行的星舰文明。 刘慈欣是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三体》、《球状闪电》等,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人类正朝着太空移民的梦想大步...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4-13) 4567浏览 0评论
真正广阔的世界是在地球之外,也许成熟的文明都是在太空中进行着永恒航行的星舰文明。 刘慈欣是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三体》、《球状闪电》等,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人类正朝着太空移民的梦想大步...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4-13) 2989浏览 0评论
科学家曾认为暗能量构成了3/4的宇宙,并在幕后操纵着宇宙的快速膨胀,但没有人能够确定它的存。现在,一些人开始质疑暗能量:如果我们抛弃哥白尼以来的世界观,承认地球处于极其特殊的位置——一个宇宙巨洞的中心,暗能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撰文 蒂莫西·克利夫顿...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4-07) 4347浏览 0评论
你了解宇宙吗?这里有关于宇宙的十个有趣事实,不知你是否都了解。 9 年全天微波背景。- WMAP 宇宙年轻的时候是炽热的 人们接受最为普遍的宇宙学模型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的发现已经对此加以了证明。但是严格地说没有人知道...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31) 4752浏览 0评论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问题有着一系列的悖论。有生命,就必须得有诸如DNA或RNA这样的有机分子来提供蓝图生产蛋白质,但如今的细胞又不能在没有蛋白质帮助的情况下自行完成DNA与RNA的复制。更加头疼的是,没有脂质,细胞也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因为脂质可以构成细...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27) 4832浏览 0评论
本文来源nautilus,作者AMANDA GEFTER,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参与成员:翬、柒柒。 ChaperⅠ:沃尔特·皮茨与麦卡洛克 ChaperⅡ:辉煌的MIT岁月:与维纳合作,影响冯诺依曼 ChaperⅢ:天才的陨落:这违背了逻辑 1、...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25) 3035浏览 0评论
绝大部分最精深的科学问题,以及一些对人类而言最为紧迫的问题,都与原子或者分子有关。 撰文 菲利普·波尔(Philip Ball) 翻译 朱姝 1.生命从何而来? 距地球上第一种生物从无生命物质中诞生,至今已近40亿年,但最初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至今仍...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22) 4283浏览 0评论
近年实验物理学家们发现,量子力学不仅驾驭微观粒子,它还维系着宏观的世间万物,乃至芸芸众生。 撰文 弗拉特科·韦德拉尔(Vlatko Vedral) 翻译 庞玮 量子力学,按照一般教科书中的说法,是微观世界的法则。它能描述粒子、原子和分子,但在面对果实...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17) 4470浏览 0评论
张天蓉(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理论物理博士) 爱因斯坦发表了他最为得意之作:广义相对论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统一之梦”。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之势,这一“统”就是三十余年,到死方休。尽管统一场论一词始于爱因斯坦,但其思想却是始于麦克斯...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17) 3927浏览 0评论
原作: Alec Wilkinson 编译:潘颖 陈晓雪 接受《纽约客》专访时,张益唐59岁。仅仅两年前,他不过是个美国非一流大学的普通讲师,只发表过两篇论文,没有研究经费,曾有近十年的时间找不到学术职位,“流浪”美国各州,不时借住朋友家安身。 20...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16) 4221浏览 0评论
本文来源Nature,作者Nicola Jones,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参与成员:微胖、sunglass、小琦。 三年前,在山景城(加利福尼亚州)秘密的谷歌X实验室里,研究者从YouTube视频中选取了大约一千万张静态图片,并且导入到Google...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15) 4154浏览 0评论
本文来源TheAtlantic,作者TAYLOR BECK,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译者:关雪菁。 人的注意力不持久,且会让我们付出代价:开车分心会丢掉小命,为效率低下的工作与劫持注意力的心理疾病,花去数亿美元。在多数情况下,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溜号的时...
爱 好奇 10年前(2015-03-15) 3444浏览 0评论
本文原载Nautil.us,作者Kat McGowan,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参与成员:Rita、i庄园。 今年一月份,医药公司罗氏(Roche) 以超过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名为基础医药(Foundation Medicine)的创业公司的一半...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26) 3929浏览 0评论
本文原载IEEE<Spetrum>,作者Lee Gomes,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参与成员:电子羊、翬、泥泥刘、赤龙飞、郑劳蕾、流明。 人工智能经历了几次低潮时期,这些灰暗时光被称作「AI寒冬」。这里说的不是那段时期,事实上,人工智能如...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24) 3983浏览 0评论
本文原载BBC<Future>,作者Simon Parkin,由机器之心独家翻译出品,参与成员:胡悦、泥泥刘、赵云峰、赤龙飞、翬、微胖、salmoner、罗康、柒柒、郑劳蕾、电子羊。 祖母在去世前几个月做了一个决定。 Bobby,朋友们都...
来源:36氪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3) 2924浏览 0评论
编者按:本文来自“流浪汉”投稿(@ZhangLumin),一个在硅谷工作的码农,有机器学习背景,平常对产品方面很有兴趣。最近一段时间里,Facebook、Google、Yahoo!、百度等各大公司都在尝试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算法运...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3) 3650浏览 0评论
多伦多大学网站上有一个好玩的图像识别 Demo 应用。简单点说,这个 Demo 可以把输入图像转化成文字描述的输出:比如,你上传一张喵星人在玩球的图片,系统就会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输出他对该图片的“认识”:猫在玩球。如果你想去这个网站瞧瞧可以点这里。 斯...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2) 3703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机器人、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科学技术,将使人类在未来20年内获得远远大于以往200年之所得。那么,拜科技发展所赐,人类的体验在30年后会达到怎样的新高度? 日前,全球“最聪明的大脑”荟萃北京,试图用顶尖的头脑风暴告诉我们:若能弄明白“远虑”...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0) 5435浏览 0评论
未来可能是我们最糟的恶梦 我想了解人工智能的一个原因是“坏机器人”总是让我很困惑。那些关于邪恶机器人的电影看起来太不真实,我也没法想象一个人工智能变得危险的真实情况。机器人是我们造的,难道我们不会在设计时候防止坏事的发生吗?我们难道不能设立很多安全机...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0) 3988浏览 0评论
第二部分开始: 文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弱人工智能,然后讨论了为什么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是个很大的挑战,然后我们谈到了为什么技术进步的指数级增长表面强人工智能可能并不那么遥远。第一部分的结束,我们谈到了一旦机器达到了人类...
爱 好奇 11年前(2015-02-10) 10982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 上面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请耐心的看完本文再发表意见。这篇翻译稿翻译完一共三万五千字,我从上星期开始翻,熬了好几个夜才翻完,因为我觉得这篇东西非常有价值。希望你们能够耐心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