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事情推进一步,你的迷茫就会减少一分。

科技大爆炸

5000字!深度学习中的“智能眼”:揭秘注意力机制的奥秘

5000字!深度学习中的“智能眼”:揭秘注意力机制的奥秘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2-15) 521浏览 0评论

一、什么是注意力机制? 在深度学习中,特征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处理高维数据时。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通常会从输入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但这些特征的表示可能包含大量冗余或不相关的信息。这不仅会增加模型的计算负担,还可能...

5000字!通俗易懂的讲清楚强化学习

5000字!通俗易懂的讲清楚强化学习

来源:智驻未来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2-15) 492浏览 0评论

导读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宅,但实际上超级酷的话题——强化学习。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款新游戏,没有教程,没有攻略,你只能靠自己摸索,通过不断尝试和犯错来学会游戏规则,逐渐成为高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强化学习的核心思想。 1、强化学习的...

Deepseek妙语连珠,是否触达了人类语言的根源?

Deepseek妙语连珠,是否触达了人类语言的根源?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5个月前(02-12) 346浏览 0评论

当我们惊叹于Deepseek的妙语连珠时,是否正目睹硅基系统对人类语言本源的复刻?那在服务器集群中奔流的矩阵运算,与人脑皮层间跳跃的神经电波,究竟共享着怎样的“语言密码”? 借助精密的脑成像技术,人们惊讶地发现,大语言模型的层级结构竟与大脑语言中枢的...

主动推理,“数据炼金术”的新方向?

主动推理,“数据炼金术”的新方向?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1-26) 393浏览 0评论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想象如何让它们变得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聪明。从《2001:太空漫游》中的 HAL 9000,到《流浪地球》中的 Moss,人工智能在屏幕中往往高效、理性、逻辑缜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大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让我们对“...

“地球是不是平的?”清华团队揭示GPT等大模型面对“认知冲突”的不足

“地球是不是平的?”清华团队揭示GPT等大模型面对“认知冲突”的不足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1-13) 532浏览 0评论

人们对以 GPT 为代表的自回归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认识已久。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就曾公开对大模型的发展提出质疑。 他指出一个根本性问题:自回归模型的错误概率会随着输出长度的增加而指数叠加,从而导致模型的幻觉...

理解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要先回顾深度学习的历史

理解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要先回顾深度学习的历史

来源:心智观察所公众号 爱 好奇 6个月前(01-06) 421浏览 0评论

深度学习,这个在科技圈的热门词汇,究竟为何让人如此着迷?它就像一个数据的探险家,借助深层神经网络(DNN)在信息的海洋中探寻奥秘。而这里的“深度”就意味着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能从复杂的数据中自动提取有价值的特征,无需人类费劲心力去设计。 不论是图...

NeuroAI提出者:GPT早与大脑背道而驰……

NeuroAI提出者:GPT早与大脑背道而驰……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01-03) 375浏览 0评论

在纷繁的神经回路与信息流动之间,我们徘徊在智能的边缘,试图捕捉那一抹瞬息即逝的光芒。 大脑,这个复杂的生物计算机,承载着无数思绪与行为的密码,却始终难以捉摸其完整的面貌。人工智能,这架精密的机器,能够高效处理大量信息。但其思维与反应依然是机械的、预设...

NeuroAI,能带领神经科学走出困境吗?

NeuroAI,能带领神经科学走出困境吗?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24) 542浏览 0评论

作者| 郭瑞东(科普作家) 城市街道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行驶中。突然,一个孩子追着皮球冲向马路。 车载系统的多个传感器立即捕捉到这一情况——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同时工作,专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和GPU开始高速运算,整个系统在峰值状态下消耗数...

专访谷歌量子AI团队:为什么说Willow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专访谷歌量子AI团队:为什么说Willow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来源:科技行者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13) 577浏览 0评论

作者 | 周雅 来源 | 科技行者 提到量子计算,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过一句令人难忘的话:“大自然不是经典的,如果你想模拟大自然,你最好把它变成量子力学。” 在过去30年里,量子计算存在一个根本性的挑战: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错误率会急...

当我们的现实出现了悖论(下)

当我们的现实出现了悖论(下)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12) 417浏览 0评论

一百年前,一群物理学家动摇了科学的基础,这震撼至今且仍在持续。 玻尔的理论让薛定谔不眠 起初,即便是对于海森堡的一些哥本哈根同事来说,他的矩阵力学也太过超前了。海森堡的数学推理部分是没问题的,但令人震惊的是海森堡坚持认为,力图寻求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物理...

当我们的现实出现了悖论(上)

当我们的现实出现了悖论(上)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 爱 好奇 7个月前(12-12) 554浏览 0评论

一百年前,一群物理学家动摇了科学的基础,这震撼至今且仍在持续。 在1926年,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院的火药味渐浓。这所研究所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于10年前组建成立的。他将其打造成一个汇聚正在原子领域建立新物理理论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