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麦肯锡: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忙,而在于你解决了多重要的问题

(文中展示的PPT来自于 1280 页《麦肯锡风格PPT》合集)

你有过下面这样的经历吗?

老板扔给你一个任务,“小王,咱们最近用户流失有点严重,你牵头想想办法,搞点活动,提升一下用户活跃度。”

于是,你立刻召集团队,头脑风暴,策划了一系列复杂的线上活动。大家连续加班一个月,活动终于上线,数据看起来也不错,参与人数、页面浏览量都创了新高。

可两个月后,你再看后台数据,用户流失率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更高了。你和团队的努力,仿佛一颗石子扔进大海,除了激起一点浪花,什么都没改变。

一、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从一开始,你就可能在用尽全力,去解决一个“假问题”或者“被误判的问题”

“提升用户活跃度”,这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问题。在没有搞清楚“用户为什么流失”这个根本原因之前,你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是在缘木求鱼。

我们身处的职场环境,总是奖励“快速行动”,而不是“深度思考”。接到任务,马上就干,似乎成了“执行力强”的代名词。但这种“不假思索的勤奋”,恰恰是导致无数项目失败、个人努力白费的根源。

那么,麦肯锡的咨询顾问,是如何确保自己从第一天起,就瞄准真正的问题,弹无虚发呢?

他们有一个非常简单,却极其强大的思考工具,叫做“SCQA情景分析法”。它能帮你用三句话,就把一个复杂模糊的局面,梳理得清清楚楚。

二、你是否也掉进了这三个“问题陷阱”?

在介绍SCQA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总是抓不住问题的核心。

通常,我们会掉进这三个陷阱:

  1. 把“目标”当“问题”。就像开头的例子,“提升用户活跃度”是目标。而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的产品更新后出现了一个让用户体验极差的Bug”,或者“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替代品”。不找到这个“真问题”,目标就只是空中楼阁。
  2. 把“症状”当“病因”。“上个月销售额下降了10%”,这是一个症状。很多人会立刻开会,讨论如何“加大促销力度”、“给销售团队打鸡血”。但真正的病因,可能是“核心销售渠道的政策变了”,或者“产品质量出现了严重投诉”。治标不治本,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3. 被“情绪”带偏方向。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肯定是研发团队不给力!”、“都是市场部那边宣传没做到位!”。这种夹杂着情绪和主观判断的表达,只会让问题变成一场“甩锅大会”,离找到真相越来越远。

而SCQA这个工具,就像一个冷静的“问题医生”,它能帮你排除所有干扰,一步步找到病灶。

三、SCQA:三句话,给你的大脑做一次CT扫描

SCQA其实是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它代表了我们思考和沟通时,最符合逻辑的四个步骤:

  • S (Situation) – 情景
  • C (Complication) – 冲突
  • Q (Question) – 问题
  • A (Answer) – 回答

在解决问题的初期,我们主要用前三个,也就是SCQ,来精准地定义问题。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三步诊断法”


第一步:S (Situation) – 情景:用一句话说清楚“过去发生了什么”

“情景”部分,要求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没有争议的客观事实或背景。

它的关键在于“稳定”和“客观”。它就像故事的开场白,把大家拉到同一个频道上。

好的“情景”描述:

  • “我们公司过去三年来,一直是线上瑜伽垫品类的销售冠军。”(这是一个大家都承认的事实)
  • “我们的App‘健康生活’,核心功能是帮助用户记录每日饮食和运动。”(这是一个对产品现状的客观描述)

坏的“情景”描述:

  • “我们公司在线上瑜伽垫品类做得非常棒。”(“非常棒”是主观评价,不是事实)
  • “我们的App功能太少了,打不过竞品。”(这是抱怨和结论,不是背景)

写好“S”,就相当于为你的思考,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地基。


第二步:C (Complication) – 冲突:用一句话点明“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说“情景”是稳定的,那“冲突”就是打破这种稳定的那个“变化”或“意外”。它为你的故事注入了紧张感,点明了“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关注这件事”。

“冲突”是整个思考的核心,它直接引出了你要解决的矛盾。

接续上面的例子:

  • S:“我们公司过去三年来,一直是线上瑜伽垫品类的销售冠军。”
  • C:“但是,从上个季度开始,我们的销售额首次出现了20%的环比下滑。”(一个打破稳定的坏消息)
  • S:“我们的App‘健康生活’,核心功能是帮助用户记录每日饮食和运动。”
  • C:“然而,最近市场调研显示,我们的目标用户群体,现在更关心‘心理健康和正念冥想’。”(一个打破现状的市场变化)

“冲突”必须是具体的、能被感知的。它让所有人意识到,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安逸了,必须马上行动。

第三步:Q (Question) – 问题:提出一个“我们该怎么办”的核心疑问

当你把“情景”和“冲突”摆在一起,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需要被回答的“问题”就自然浮现了。

这个问题,就是你接下来所有工作的“总指挥”。


完整的SCQ分析:

  • S:我们公司过去三年来,一直是线上瑜伽垫品类的销售冠军。
  • C:但是,从上个季度开始,我们的销售额首次出现了20%的环比下滑。
  • Q:那么,导致我们销售额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策略,以扭转这一趋势?
  • S:我们的App‘健康生活’,核心功能是帮助用户记录每日饮食和运动。
  • C:然而,最近市场调研显示,我们的目标用户群体,现在更关心‘心理健康和正念冥想’。
  • Q: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迭代我们的产品,来满足用户对心理健康功能的新需求?

看到了吗?通过SCQ三步,我们把一个模糊的指令(“销售额掉了,快想想办法”),转化成了一个清晰、可执行、有明确方向的核心问题。

有了这样的问题定义,你接下来的所有工作,比如市场分析、用户访谈、竞品调研,就都有了明确的靶心。

四、从今天起,像个咨询顾问一样思考

SCQA不仅是一个思考工具,更是一个强大的沟通工具。下次你向老板汇报工作,或者和团队开项目启动会时,试着用这个结构来组织你的语言:

(S)老板,我们目前的情况是……(C)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变化……(Q)所以,我们接下来需要集中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我保证,这样的开场白,会让所有人都瞬间抓住重点,并认为你是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专业人士。


给你的行动清单:

  1. 拿出一张纸:下次接到任何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任务时,别急着打开电脑。先拿出一张纸。
  2. 写下S、C、Q:在纸上写下这三个字母,然后试着在每个字母后面,用一句话完成填充。
  3. 对齐认知:在你开始行动前,拿着你写好的SCQ,去找你的上级或同事,花两分钟和他们对一遍。问他们:“我们对问题的定义,达成一致了吗?”

这个简单的动作,可能会帮你节省下数周甚至数月的无效努力。

记住,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忙,而在于你解决了多重要的问题。 而SCQA,就是那个帮你找到“最重要问题”的秘密武器。

转载请注明:好奇网 » 麦肯锡: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忙,而在于你解决了多重要的问题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