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考过自己做决策时的原则是什么吗?思考过做决策的依据是否正确吗?瑞·达利欧说每个人都是一部机器,它又由不同的机器组成,比如我们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机器创造了我们的思想、梦想、情感,以及每个人特性的所有其他方面。所有这些机器一起进化,创造了我们每天遇到的现实。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这个机器的一些原则从而改变自己遇到的现实,也就是人生。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原则》。
01
适合人群
我想说适合所有人,但是书中说的一些内容又偏理性,比如做决策时算预期价值。如果你想了解顶级投资人的生活原则是啥,又能耐下心来读,有勇气啃难懂的书,那就来读吧!
如果读书需要靠书中的故事情节来驱动,没有故事性就读不下去的人,那大概率读着读着就没兴趣了。那就看看导图里哪些箴言对自己有用吧,有可能某一句就点醒了你!
02
作者简介
瑞·达利欧(Ray Dalio)
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桥水管理资金超过1 500亿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过450亿美元,桥水创立至今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公司。达利欧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美国CIO经理人杂志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达利欧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
03
内容简介
原则这本书分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作者的经历,第二部分写了作者的生活原则,第三部分写了作者的工作原则。本文介绍作者的生活原则,下一篇文章介绍作者的工作原则。
04
原则一. 拥抱现实、应对现实
梦想 + 现实 + 决心 = 成功的生活!不得不说,现实这个变量包含的因素太多。为了搞清楚现实的真相,我们需要极度开放、极度透明的大脑。作者说,学习过程是一连串的实时反馈循环,头脑极度开放透明才能更容易看清楚反馈,看清楚失败的真实原因,从而加快学习过程。
在这个学习反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点是:一不要因为担心其他人的看法而不敢付诸实施,不尝试就没有了学习的机会。二是得到反馈结果后,不要固守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将使尝试没有意义,应该真实、开放的分析出现结果的各种原因。
关于进化
作者说他开始相信: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从最小的亚原子粒子到整个银河系,一切都在进化。尽管所有东西似乎都会死亡或者消失,但真相是,它们只是以进化的方式重新组合了。我还记得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摧毁,只能改变其形态。个人、组织、社会、科技、语言所有的一切都在进化。个人的进化提升关键在于经历失败、学习和快速地改进。如果不停地学习和改进,进化过程就会循环上升。
在个人进化过程中,要注意整体也在进化,而个人的进化方向不能和整体的进化方向相反。就像职场中,我们要升职就必须为整个组织作出贡献,为了整体趋向最优。
促进进化至少有三种进化方式:
1. 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有意识地储存不断出现的信息,以便以后可以记起来);
2. 潜意识的学习(从未进入意识的、我们从经验中习得的知识,但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3. 与人类思考无关的“学习”,例如记录物种适应进程的基因的进化。
三种学习方式中,第二种试验和适应能带来更快的进步。
进化过程中有困难,有痛苦。痛苦的作用是让我们清醒,帮助我们进步。而多数人本能地躲避痛苦。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历练头脑。如果我们能养成一种习惯,直面由于自己的问题、错误和弱点导致的痛苦现实,就会大幅提高我们的效率。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头脑足够开放,足够有决心,不断的比较目前的结果和目标,并不断改进我们自己这台机器,那我们几乎可以实现任何愿望。而现实中多数人没有成功是因为头脑不够开放、没有客观地看待现实、自己及其他人。客观看待自身很困难,所以我们需要依赖其他人的意见、以及全部证据,在自身不擅长的领域请教其他人,这能避免自己做错事。
05
原则二. 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
五步流程分别是:
1. 有明确的目标
2. 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 规划方案
5. 坚定的从头至尾执行方案
明确的目标
很多人一直没有理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经常混淆了目标和欲望。确定目标时,应该分清楚目标和欲望,目标是宏大的,伟大的期望才能创造伟大的能力,同时也不要因为自己觉得目标太高实现不了就否定它。
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首先应该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不要混淆问题的某个原因和问题本身。问题本身可能是痛苦的,可能根植于看起来很残酷的现实中,不要因为这些原因就逃避问题。我们应该将问题视为考验我们的潜在进步机会,解决它而得到宝贵的经验。解决过程中应该区分大问题和小问题,逐步解决,不容忍问题。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根源
找出问题后,首先要弄清楚问题本质是什么,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不相同。在诊断问题原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涉及到问题相关的人。我们应该认识到了解人的特性,有利于对他形成合理的预期。
规划方案
进行下一步之前先回顾之前的历程,不急于慌忙开始下一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途径通常有很多种,评估合适的途径。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方案设想为一个电影剧本,然后循序渐进地思考每一步由谁来做、怎么做。自己确定方案后,应该把方案写下来,让所有人都看到,并让大家对照方案准确执行。
坚定的从头执行到尾
执行方案涉及一个毅力和耐心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自己给自己制定了很多不错的规划,但就是执行不下去或迟迟不能开始,这种方案还不如不做。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因惰性等人性的缺点而导致的执行中断,执行前就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你在严格执行方案。
人生中,这五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个目标都可以通过这五步来实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复盘,二是理解规律背后的因果关系。
复盘:考察在以上五步中,哪一步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原因是啥,有可能找到我们的弱点。我们应该找到影响我们成功的最大的弱点并处理它。
因果关系:考察影响我们自己的那些事物的规律,从而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学习有效应对这些事物的原则。你将开始理解每个“再现的情境”背后的机理,并逐渐形成一个应对该情境的“意境地图”。每个人的“意境地图”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应对同一情境的方式可能不同,而“谦逊”能让我们学习到别人的应对方式,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让自己的“意境地图”更完善完美。
06
原则三.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应该做到头脑极度开放的原因是我们的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头脑极度开放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绕过障碍。关于思维盲点、自我意识、大脑运行方式,推荐《思考·快与慢》。
奉行大脑极度开放的具体的原则及注意点看导图即可,这一部分的原则都比较容易理解。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1. 冥想
2. 将头脑开放培养成自己的一个习惯
3. 经常利用痛苦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4. 重视证据,时时反思自己的决定
5. 考虑周围人的观点,当很多可信的人都在说自己做错了时,应该反思自己的决定
07
原则四.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人跟人的不同主要是意识、认知上的不同。人的大脑里几乎每天都在争斗,主要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争斗。最常发生的是情绪脑和思考脑(理性脑)的斗争。我们应该意识到情绪脑,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养成好的习惯,减少大脑的争斗。
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几种测试人的不同特性的方式,这里详细介绍了“团队倾向简表”,团队倾向简表分为5种不同特性的人: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思维导图中详细列了五种特性的人的擅长和喜好,在职场中,分辨出每个人的特性,对于管理团队很实用。建议团队管理者详细看下导图中5种人的特性。
08
原则五. 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决策分两步:了解、决定。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到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应该理性了解分析,再做决定。
分析形势需要看两种形势,一种是眼前的形势,一种是变化中的形势。
分析眼前形势:这时需要注意不要听到什么就信什么,对分析眼前形势很重要的一点是问对人,这是管理者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分析变化中的形势: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了解改善事物的速度和和水平,这两者通常是相悖的。比如做一件事情的速度过快往往质量不好。在做决策时,我们应该记住“80/20法则”,明白关键的20%那一部分是什么。
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一个“预期价值”的概念。举例来说:下注时,押对的奖励是100美元,概率是60%,等于60美元。押错的惩罚也是100美元,概率是40%,等于40美元。奖励减去惩罚的差额20美元就是预期价值。我们的大脑经常会无意识地计算预期价值。
决策时,知道什么时候不要去押注,和知道什么注值得押同样重要。而不管每个人押对的概率有多大,提高我们押对的概率始终有价值。
决策窍门
1. 简化:不断简化事情,简化影响的因素,提出无关紧要的因素。
2. 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
3. 使用我们的原则做决策
4. 把你的原则转化成算法,让计算机和你一起做决策
使用原则做决策的步骤可以像下面这样:
1. 让你的思维慢下来,这样更容易注意到你正在使用的决策标准
2. 把这个标准作为一项原则写下来
3. 当结果出现时,评估结果,思考标准,并在下一个“类似情境”出现之前改进标准
转载请注明:好奇网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5大生活原则 —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