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冰球说医
微信号:driceball
最近被丁香园曝光的权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从而还引起了一波关于保健品的争论。冰球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权健,这次也是由丁香园的报道和网上一些其他文章略知一二,但从描述看来,这已不是正常的保健品销售。更像是传销及虚假宣传,类似于江湖骗子之流。所以不属于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这里,冰球想和大家聊聊保健品这个巨大的行业,及其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产品。从理性角度谈谈大家该如何看待和筛选保健品。
冰球经常碰到亲友咨询,问某某保健品如何,有些还是美国产的。除了常见的鱼肝油之类,很多我没听说过。碰到这种情况,我会去那个保健品公司官方网站看看,并查看说明书和包装。如果没有特殊的,我一般会给出这样的建议:保健品的检测标准和药物很不同。药品的批准需要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临床试验已证明其效果,在FDA的严格审核后才能上市。但对保健品FDA不会审核。保健品公司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标签负责,FDA只在出事时才会有所行动。
在说明了这些后,我会婉转地说:因为没有明显的临床证据,来证明这个保健品的效果和副作用,甚至它所标注的成分也无法信任,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保健品。但最终是否服用还是个人的选择,除非是明显不应该服用的情况(下面会说到)。
严格的说,美国没有“保健品”这个词,他们对这类统称为“食品补充剂" (dietary supplements)。FDA对其要求是 “禁止膳食补充剂和膳食成分的制造商和分销商销售掺假或贴错标签的产品。这些公司负责在上市前评估其产品的安全性和标签。FDA负责在其进入市场后对任何掺假或贴错标签的膳食补充剂产品采取行动”。
有了以上的警告,冰球认为,保健品不用一棍打死。为什么呢?因为保健品在某些程度上确实填补了一些药物的空缺或心理需求的空缺,而这两者都是实在的需求。举两个例子吧。复合维生素属于保健品范畴,一般人不需要补充,因为大多数人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就已足够。在少数情况下,有些人确实建议吃一些复合维生素:比如肝硬化的病人,容易缺乏微量元素。所以在临床中,很多医生会建议肝硬化病人每天吃一粒复合维生素。另外一个建议吃复合维生素的群体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因为他们的身会缺乏一些动物身上才有的维生素。
鱼油,也是很多人推崇的保健品。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鱼油里的omega-3脂肪酸,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甘油三酯确实有功效。但为什么鱼油是保健品而不是医生开的药物呢?因为,有更有效得的物质,比如他汀类药物,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在高风险人群中,医生会开他汀类药物,而不是推荐鱼油。鱼油就留给了那些对自己健康十分在意,有钱花,无需吃药的人群。当然,多吃点鱼类、坚果类,多运动,效果可能比吃鱼油更好。
说到保健品,就不得不提到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很早就被人所认识,它有多强大呢?在新药临床研发中,药物都会与安慰剂,也就是糖片,进行比较。有时安慰剂的功效,可能达到20-30%左右。如果一个研发的新药无法超过安慰剂效果,即使有20-30%的效果,这个药品也无法通过审核。为什么呢?吃糖片就有用的东西,为什么要让人们花大钱去买这个和糖片效果一样的药呢?(当然,前提是吃的人要相信这是药,而不是糖片,不然安慰剂效应就不会有)。安慰剂效应不仅在药物中,甚至在手术中都是如此。比如最近一个临床试验显示,用于治疗脊椎疼痛的一个骨科手术,叫椎体成形术( VERTEBROPLASTY ),做和不做结果一样:试验是这样设计的- 有一半的病人做了全麻,还做了创口,显示好像真的做过手术似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做,这些病人“术后“表示背部疼痛确实有所好转。比较有意思的是,临床上还有个“反安慰剂效应”。就是如果你事先告诉人们某药有某个副作用,那么这些人就更容易感受到这些副作用。比如在他汀类药物中有试验证明:如果事先告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这类药可能引起肌肉酸痛,这些人比没有被事先告知的人确实更容易体验肌肉酸痛这种副作用。
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生理机制现在还没有被破解,但这是一个在医疗和生活中能带来有深刻影响的效应。也是保健品市场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吃保健品要警惕”偷换成分”的保健品。看了上面的,大家也知道了保健品的监管非常松弛,基本就是厂家说了算,出事了或被投诉了政府才介入调查一下。其实有些保健品的前身,就是作为药物来研发的,但是由于通不过临床试验中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才退而求其次,作为保健品来卖。想想也是,一个产品,如果能作为药物来卖,有专利的保护,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医生,医院,医保),那是最好了。降低身段作为保健品,还要花大力气做很多广告,风险更大。所以有人就动上了歪脑筋,为了让保健品确实有效果,把真正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掺杂了进去,这样既保证了疗效,更能卖个好价钱。没有政府监管,可以浑水摸鱼,真是一桩好买卖。比如以前就有曝光出来,某些号称能降低血糖的保健品,其实里面掺杂着二甲双胍这个降血糖药物。
什么时候不能再依赖保健品?保健品作为辅助,在不花费太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心理安慰或达到安慰剂的效应,也无可厚非。但在真正生病,需要积极治疗的时候。主次颠倒,去寻保健品治疗,那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国内近期比较有名的例子,前有徐婷,和最近曝光的周洋和权健事件。在美国,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苹果前总裁乔布斯。他的癌症刚查出来时,是完全可以用手术根治的。但他不愿意动手术,转而选择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包括饮食疗法,吃极端的素食和水果汁之类的。九个月以后,癌症扩散了,才不得不再手术,然后用基因测序和各种靶向药物,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医疗手段,但可惜,已无力回天了。识别保健品,不仅需要比较好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还要时刻保持对虚假或夸大广告的警惕,很多时候这些广告是针对比较容易上当的群体,比如老年人,确实防不胜防。冰球提醒,要警惕有以下一些说法的保健品,基本属于虚假宣传:
1. XX保健品可以代替吃药(点评:没有保健品可以代替吃药,如果有药品的疗效,这个保健品早就作为正规药物来卖了)
2. XX保健品万能, 或者包治百病。(点评: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灵丹“不存在)
3. 没有任何数据,有的是讲得好听的故事。(点评:虚假宣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很多声情并茂的个人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大多也是虚构的,但利用的就是大家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
最后,冰球要说说常识这个东西。常识,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实际应用中很多聪明人可能也会上当。这个不仅对于保健品,对于医药和医疗,也是一样。 冰球很喜欢的医学作家辛达塔‧穆克吉在他的《THE LAWS OF MEDICINE》这本书里讲到一个故事: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掷硬币,连续掷了12次头像朝上,你觉得他下一次掷头像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呢?
正确的统计答案是50%,因为每次掷硬币都是独立事件。但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下次还会是头像朝上,为什么呢?因为硬币被做了手脚。医疗保健里的东西,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太绝对的事物,一般是有违常识的。大家在鉴别时需要理性,更需要一些常识。
转载请注明:好奇网 » 知道了这些,就不怕被保健品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