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终结所有泡沫的终极泡沫,它的崩盘路线将是这样的
本周,两颗重磅炸弹几乎同时在10月底引爆了舆论场。美国顶尖的科技杂志《连线》(Wired)和老牌时政刊物《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两篇深度调查,一篇题为《人工智能:终结所有泡沫的终极泡沫》,另一篇更是直白,题为《人工智...
本周,两颗重磅炸弹几乎同时在10月底引爆了舆论场。美国顶尖的科技杂志《连线》(Wired)和老牌时政刊物《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两篇深度调查,一篇题为《人工智能:终结所有泡沫的终极泡沫》,另一篇更是直白,题为《人工智...
这篇文章是我早就想写的,因为作为常年投资亏钱的菜鸡,又了解一点点LLM,所以从这个比赛出来第一天我就在潜水关注,但是因为最近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今天下定决心肝完。 Alpha Arena:六大AI实盘炒币 在过去的几周里,一场名为 Alpha Ar...
一项关于 ChatGPT 的用户数据显示,有超过 100 万人在聊天过程中表现出自杀倾向。这类高风险对话凸显了人工智能(AI)在涉及人类情绪与想法的情境中,正确理解、判断用户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在人类认知中,区分“想法”和“事实”轻而易举。医生在面对...
交易的成功之道,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 “一个中心,三大支柱” 的框架。 一个中心:交易是概率与风险的游戏 彻底摒弃“预测市场”的幻想,建立以下核心认知: 市场不可预测:你的分析仅是“地图”,而非“疆域”本身。任何决策都是概率性的。 盈利来源于“大赢小亏...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3天前 36浏览 0评论
当百亿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霸占着科技头条,“若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把古老“剃刀”是否依旧闪耀? 在这个追求极致性能的时代,“更大即更好”似乎已成为不言自明的公理。然而,从拉瓦锡到爱因斯坦,从牛顿第一定律到量子力学,科学史上最优雅的理论往往以其简约之美征服...
我们常常苦恼于无法解决复杂问题,其根源不在于知识匮乏,而在于驱动我们思考的“操作系统”版本过低。升级这个系统,需要一场从认知底层到思维工具,再到实战应用的全面革新。 第一部分:基石篇——认知,你的信息处理核心 认知,是你接收、筛选、理解和组织信息的底...
科技圈那帮家伙正在准备搭上他们最新的“顺风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关于AI的又一个泡沫论。原作者以GPT-5的投入产出比来论证人工智能是泡沫,并认为金融圈和...
记忆力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情感、空间与结构”能让你拥有超级记忆力。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乍看之下,拥有完美记忆力似乎是上天赐予...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1周前(10-30) 52浏览 0评论
大语言模型有一个有趣特性:它们似乎能够映射人类的思维模式,并反映出对话者的信念和期望。这种特性在人类社会中被称为亲社会行为。正如布莱斯·阿圭拉·伊·阿尔卡斯所指出的,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生物。语言的进化并不是为了进行形式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生物适应机制,...
来源:战略无处不在公众号 1周前(10-28) 68浏览 0评论
在研究古今中外的商业案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能够穿越周期、持续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既是战略大师,也是哲学爱好者。任正非的“灰度理论”、马云的“太极思维”,都是将哲学思考融入战略决策的典型。 正如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名言:“一切皆始于哲学终...
来源:学术头条公众号 1周前(10-28) 77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AI)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设计出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复杂环境中自主预测、行动、最终实现目标的智能体(Agent)。智能体的训练离不开强化学习(RL),相关研究也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让智能体自主开发高效的 RL 算法的目标始终难以实现。 针对这一痛...
在我们探索成长的路上,真正的突破始于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清醒认知——不是它“应该”怎样,而是它“实际”怎样。 下面的文字是一次彻底的 “祛魅” 过程,旨在剖开现实的光滑表层,显露其下坚硬的内核。唯有先看清这幅真实的“认知地图”,我们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航行...
来源:领导者管理笔记公众号 1周前(10-27) 75浏览 0评论
▉真相(即精准理解现实)是任何良好结果的根本依据。 达利欧在书中反复强调直面现实的重要性,这里揭示了认知客观性的战略价值。金融市场从业经历让他发现,人们常因自我欺骗付出惨重代价,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集体认知偏差的典型案例。 精确理解现实需要克服自我...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1周前(10-27) 87浏览 0评论
当婴儿凝视旋转的风铃时,他或她的大脑便在悄然破解光影变化的规律。无需奖励或惩罚,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就已在神经回路中生根发芽——这正是“无监督学习”的生动体现。 反观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要区分“猫”和“狗”的图片,也需要在大量标注数据的“喂养”下才能实...
来源:自然系列公众号 1周前(10-27) 69浏览 0评论
研究者们在努力对人工智能逆向工程,扫描LLM的“大脑”,看它们在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 插图:Fabio Buonocore David Bau已经听惯了“电脑太复杂搞不明白它在做什么”的说法了。“我当了20年软件工程师,研究非常复杂的系统。总...
来源:格上财富公众号 1周前(10-27) 83浏览 0评论
来源:本文整理自《穷查理宝典》 中信出版社 一、风险——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开始: (1)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 (2)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易; (3)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 (4)永远记住通胀和利率风险; (5...
来源:领导者管理笔记公众号 2周前(10-27) 73浏览 0评论
引子:你是不是也掉进过“直觉”的陷阱? 想象一个场景:你去做一项疾病检测,这种病的真实发病率(Base Rate)很低,大约只有 1%。医院告诉你,这个检测的准确率高达 99%(无论是真有病诊断为有病,还是没病诊断为没病,判断正确的概率都是99%)。...
从祖先钻木取火到现代航天科技,人类对机器的幻想从未停歇。远古时期我们幻想“御风而行”,明朝万户用火箭实现飞天实验,富兰克林借风筝探索雷电奥秘。这些创造背后都暗藏着一个终极理想:能否创造机械生命体,代替我们负重前行,让人类得以享受生活? 这种执念在当代...
来源:大问题Dialectic公众号 2周前(10-25) 107浏览 0评论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据称,这个问题是朋友圈撕X绝交的三大话题之一,其他两个话题是吃狗肉问题和女权问题,这两个话题我们以后找机会再探讨,今天我们来探讨中医是否是科学的问题。 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的问题,网上很多争论都聚焦于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板蓝根有没有...
来源:大问题Dialectic公众号 2周前(10-25) 136浏览 0评论
本期要探讨的大问题是:如何让AI具有意识? 别以为这个选题是个科幻选题,这还的确是个科学选题。现在在学术界,确实有门学科叫做机器意识(Machine Consciousness),就是来研究怎么样让机器有意识的。现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底层的动力或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