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健忘,其实这是大脑在不断进步
来源:返朴公众号 2个月前(02-08) 164浏览 0评论
很多人认为,遗忘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当尽可能将所有事情铭记于心。但实际上,“遗忘”是大脑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为了维持大脑正常运作,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遗忘某些事物。希望本文能让大家了解这一点,并帮助大家在生活中与遗忘和平共处、相向而行。 撰文...
来源:返朴公众号 2个月前(02-08) 164浏览 0评论
很多人认为,遗忘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当尽可能将所有事情铭记于心。但实际上,“遗忘”是大脑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为了维持大脑正常运作,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遗忘某些事物。希望本文能让大家了解这一点,并帮助大家在生活中与遗忘和平共处、相向而行。 撰文...
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2个月前(02-07) 170浏览 0评论
今天立春,大年初六,假期余额即将不足。一觉醒来,有些人可能就要踏上行程,有些人也许已经出发,开始新的行程,赶赴下一场春天。 每年这个时间,都是一个心情复杂的时刻。明知很快就要离家,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踏上还乡路?明知相聚后就要离别,为何还要心心念念的相见...
来源:环球科学公众号 2个月前(02-06) 158浏览 0评论
撰文 | 杰克·默塔(Jack Murtagh) 翻译 | 陶兆巍 在迷离的灯光和免费的鸡尾酒的光环下,矗立在数学基石之上的赌场只有一个目的——慢慢榨取赌客的钱财。多年来,数学爱好者一直试图用概率和博弈论破解这个被操控的系统中的漏洞,从而扭转局势,从...
来源:深度笔记公众号 2个月前(02-05) 160浏览 0评论
回归事物的本质,剖析最基本的原理和假设,从而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或解决方案。 01. 第一性原理的定义与起源 “第一性原理”这个术语源自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第一性原理是“不可被进一步推导的最基本的命题或...
来源:读者公众号 2个月前(02-04) 178浏览 0评论
文/初微 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曾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回答各色各异,但几乎都可以归为“想要获得幸福感”。 虽然幸福二字有些抽象笼统,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和定义也各有千秋,但归根结底,幸福是一种感受,也就与我...
来源:科普中国公众号 2个月前(02-03) 163浏览 0评论
划重点 流感危害可以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 9 月和 10 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 10 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是可以接种的。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
来源:最前沿Global百家号 2个月前(02-03) 227浏览 0评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被短视频、游戏、垃圾食品、社交媒体、网购等高多巴胺刺激所“轰炸”。 结果,我们发现: 以前简单的事情(如阅读、散步)已经无法带来快乐。 注意力涣散,很难专注在工作和学习上。 明知道该休息,但控制不住想刷手机、玩...
来源:新智元公众号 2个月前(02-02) 164浏览 0评论
【新智元导读】 随着AGI/ASI的不断逼近,比人类更智能的系统即将登场,彻底颠覆人类社会的面貌。Hinton等专家纷纷预测,一旦AGI能够取代人类劳动力,人类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社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济蓝图》中,OpenAI描...
来源:知识分子公众号 2个月前(02-02) 126浏览 0评论
智识学研社新年科学演讲现场 导读 人类对于技术进步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兴奋还是忧虑,曾多次在历史中上演。 如果说人工智能对于当代,犹如第二次信息革命之于20世纪90年代,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转型,那么人类更有理由要继续思考,人类何以为人,我们在这个...
来源:达摩院DAMO公众号 2个月前(02-02) 131浏览 0评论
达摩院首席科学家 赵德丽 我们正身处一场技术革命的历史开端,以 ChatGPT 为标志的这轮 AI 科技浪潮是算法和软件诞生以来人类科技最重要的技术变革,由此开启了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 AI 变革是由以 Scaling Law 为底层逻...
重新思考目标:非线性目标设定的科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实践证明,最重大的突破往往源于非线性路径。当接受非线性目标设定时,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
来源:钛媒体公众号 2个月前(01-31) 161浏览 0评论
从技术格局来看,尽管DeepSeek的成果缩小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但中美人工智能整体格局尚未被撼动。 图片图片来源:the Verge 眼下科技圈最关注的莫过于Deepseek事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技术与财务分析。在此,我愿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来源:New Economist公众号 3个月前(01-30) 150浏览 0评论
作者:许小年 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来源:明礼斋,原文载于财新网) 许小年:资产负债表衰退与日本失去的30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近“资产负债表衰退” 一词大热,辜朝明先生的国内知名度骤增,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据说一半以上的经济学在读博士生准备以...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3个月前(01-29) 320浏览 1评论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愿景。 腾讯新闻科技主笔 张小珺 编辑 马龙 DeepSeek-R1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引发了全球AI社区的狂热,但有关DeepSeek的高质量信息相对匮乏。 2025年1月26日,拾象创始人兼CEO李广密,组织了一场关于 DeepSee...
来源:抱蒲堂公众号 3个月前(01-29) 136浏览 0评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作者:汲泉承露养菖蒲 来源:抱蒲堂(ID:bpthz2015) 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恰同学少...
来源:自然系列公众号 3个月前(01-28) 176浏览 0评论
关于食物与免疫的关系有很多说法。而科学家正在研究营养能如何影响免疫系统,达到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原文作者:Nic Fleming 插图:Asia Wójtowicz 间歇性断食能重启你的免疫系统。植物基饮食可促进“有益”菌生长。早上不要喝咖啡...
来源:孤独大脑公众号 3个月前(01-27) 122浏览 0评论
为什么”大棋思维”往往是错的? 一 假如你在2024年1月1日,用1万元入市,如何变成162亿元? 显然这是个数学游戏而已,但背后有非常有趣的概率哲理。 先说“方法”,如下图: 先简单概括一下图中的核心观点: 从 2024 年...
来源:腾讯科技公众号 3个月前(01-26) 168浏览 0评论
【编者按】课代表系列-AI大事儿的最快、最全解读,本文关注DeepSeek-R1在技术上最重要的突破——用纯深度学习的方法让AI自发涌现出推理能力。这一研究可能会对模型推理训练后续的范式产生深刻影响。 腾讯科技《AI未来指北》特约作者 郝博阳 编辑 ...
来源:追问nextquestion公众号 3个月前(01-26) 146浏览 0评论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想象如何让它们变得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聪明。从《2001:太空漫游》中的 HAL 9000,到《流浪地球》中的 Moss,人工智能在屏幕中往往高效、理性、逻辑缜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大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让我们对“...
来源:环球科学公众号 3个月前(01-25) 195浏览 0评论
看到标题先别慌,我的意思是包括今年在内的接下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 图片来源:unsplash 撰文|王昱 审校|不周 我们在小学时就会学习公历的历法,我一直还记着一个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在公历历法中,每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