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想做,总能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最新发布 第5页

好奇网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

吴晓波:预见2025(跨年演讲全文)
社会观察

吴晓波:预见2025(跨年演讲全文)

来源:吴晓波频道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2) 238浏览 0评论

“这是我最后一场年终秀。在未来我会继续认真地写作,跑企业,录音频,授课,讲真话,感谢你们的到来和陪伴。” ——吴晓波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01 遇见2024:克服陌生感的方法论 今天是我的第十场年终秀,我想了很久要怎么开场,最后...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这几种错误的充电方法,手机坏得快!
好奇一下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这几种错误的充电方法,手机坏得快!

来源:科普中国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1) 142浏览 0评论

作者丨李米 科普作者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现代社会的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了许多噱头:无线充电,二倍速充电,以及能连着用一周的高能充电宝。 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在运用哪种思维模式思考?
信息大爆炸

面对不确定性时,你在运用哪种思维模式思考?

来源:DataCafe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20) 126浏览 0评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明天会下雨吗?股票会涨还是跌?一场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概率正是我们用来描述不确定性的关键工具。 可问题是:概率究竟是什么?是一枚硬币在无限次抛掷中正面朝上的频率?还是我们对“硬币下一次会正面朝上”的信念? 是世界的...

炒股悟道,他们悟到了什么?
投资理财

炒股悟道,他们悟到了什么?

来源:知乎 爱 好奇 2个月前(01-19) 141浏览 0评论

作者:不二哥 来源:知乎 好奇网注:本文来自知乎一篇关于“炒股的人试过了各种指标和方法,突然有一天开悟了,开始稳定盈利。他们悟到什么了呢?”的高赞回答。 作为一个已经稳定盈利的人,我来解答下吧。 我主要做外汇,期货和期权,A股也做,但是中国的股票你们...

AI 很快,但人类擅长“沉思”
信息大爆炸

AI 很快,但人类擅长“沉思”

来源:36氪 爱 好奇 2个月前(01-18) 199浏览 0评论

思维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思维不是一维的,而是跨越了速度、广度和深度,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我们才能找到认知的本质。大型语言模型在速度和广度...

弱密码,强密码,到底什么才是好密码?
好奇一下

弱密码,强密码,到底什么才是好密码?

来源:中兴文档公众号 爱 好奇 2个月前(01-17) 122浏览 0评论

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需要用钥匙来打开房门。 这把钥匙,是家这个温暖住所、安全港湾的重要守护者。 在数字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有无数把“钥匙”,用来进入各种各样的重要场所。 简单来说,这些“钥匙”就是“密码”! 比如:我们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登录社交媒体去...

人类一生能获得的知识存在上限,科学家已经算出来了
信息大爆炸

人类一生能获得的知识存在上限,科学家已经算出来了

来源:环球科学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4) 134浏览 0评论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冬鸢 我们的大脑里有超过850亿个神经元,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大脑皮层,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负责高级思维活动。过去,科学家常常惊叹于该网络的庞大,认为我们只利用了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空间有待开...

微管:大脑意识的起源地?
信息大爆炸

微管:大脑意识的起源地?

来源:科学知谜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4) 196浏览 0评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斯图亚特·哈默罗夫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物,今年76岁。20多年来,他每年都要主持一个关于意识研究的国际会议。与会者既有心理学家、神经学家、物理学和哲学家,也有摇滚乐手、瑜伽修炼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整个会议也很不正规,看...

“地球是不是平的?”清华团队揭示GPT等大模型面对“认知冲突”的不足
科技大爆炸

“地球是不是平的?”清华团队揭示GPT等大模型面对“认知冲突”的不足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3) 189浏览 0评论

人们对以 GPT 为代表的自回归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认识已久。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就曾公开对大模型的发展提出质疑。 他指出一个根本性问题:自回归模型的错误概率会随着输出长度的增加而指数叠加,从而导致模型的幻觉...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思考
认知之路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思考

来源:笔记侠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2) 165浏览 0评论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成大器者,赢在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造就正确的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就。 很多人用不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做事,止步不前;而有的人,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尽管起点很低,但是成长很快。 时间一长,差距就拉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

任泽平:我对2025年的五大洞察
社会观察

任泽平:我对2025年的五大洞察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1) 172浏览 0评论

每一次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都会酝酿产业浪潮和科技革命,因为人类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 12月13日~1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

维系亲密关系的秘诀:《爱的流动》
美好生活

维系亲密关系的秘诀:《爱的流动》

来源:每晚一卷书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10) 285浏览 1评论

作者:每晚·围裙书香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美国心理学家斯隆,提出婚姻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婚姻失语症”。 指的是曾经特别亲密的人,婚后互动越来越少,两人在一起几乎无话可说,只为了应付而做出简短回复。 婚姻失语症,照见了婚姻生活中的不堪与无奈。 两人...

为啥高考完,学了三年的东西立马忘干净了?
好奇一下

为啥高考完,学了三年的东西立马忘干净了?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9) 188浏览 0评论

每年高考结束后,无数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曾经努力记忆的知识点开始逐渐模糊,甚至完全遗忘。这种“考完即忘”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大规模的知识遗忘呢? 高考即是智力巅峰丨图源网络 记忆与遗忘 首先,我们需要了...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心力
认知之路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心力

来源:人民论坛网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9) 187浏览 0评论

成就高的人往往有一项比能力和认知力更重要的天分,那就是心力强大。 真正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往往是心力。 认知力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心力决定了你能否进入那个世界。 一、何谓心力?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适者生存的筛选。每一个困难,都是人生走...

重温周金涛: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社会观察

重温周金涛: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来源:格上财富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8) 195浏览 0评论

作者:周金涛 来源:中信出版社 导语:财富积累完全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阶段给你带来的机会。 2024年已经结束,大部分人都在这一年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周期的力量,也更认可周金涛在2016年发表的《人生就是一场康波》。作为国内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

百万美金交易员谆谆教诲: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该做什么?
投资理财

百万美金交易员谆谆教诲: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该做什么?

来源:交易员说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7) 150浏览 0评论

Nial Fuller是一位金融市场颇受欢迎的交易员、专栏作家以及交易导师,他拥有超过16年的金融市场交易经验。如今,他的价格行为交易被很多交易者视为“权威”。2016年,Nial赢得了“百万美元交易员竞赛”,在3个月时间里,获得令人印象深刻的369...

理解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要先回顾深度学习的历史
科技大爆炸

理解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要先回顾深度学习的历史

来源:心智观察所公众号 爱 好奇 3个月前(01-06) 190浏览 0评论

深度学习,这个在科技圈的热门词汇,究竟为何让人如此着迷?它就像一个数据的探险家,借助深层神经网络(DNN)在信息的海洋中探寻奥秘。而这里的“深度”就意味着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能从复杂的数据中自动提取有价值的特征,无需人类费劲心力去设计。 不论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