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为什么要“反内卷”
来源:吴晓波频道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7) 79浏览 0评论
“恐惧与希望的平衡,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 生成式AI从论文走进现实,不到两年,便让语言、艺术、法律、教育、金融等领域重新洗牌。仿佛都在验证熊彼特那句一百年前的预言: “...
来源:吴晓波频道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7) 79浏览 0评论
“恐惧与希望的平衡,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 生成式AI从论文走进现实,不到两年,便让语言、艺术、法律、教育、金融等领域重新洗牌。仿佛都在验证熊彼特那句一百年前的预言: “...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5) 93浏览 0评论
从认猫到创造猫,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已然发生。 还记得我们上次聊的机器学习吗?它像一个能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的“学霸”。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这个学霸家族里的一位“超级大脑”——深度学习。 如果说传统机器学习还在用简单的公式解题,那么深度学习已经学会了“抽象...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5) 93浏览 0评论
朋友们,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和朋友聊完某个商品,打开购物APP,它赫然出现在推荐位;在短视频平台多看了一会儿萌宠视频,接下来满屏都是可爱的猫猫狗狗。 这一切的背后,并不是手机在“偷听”你(从技术原理上讲,很难且风险大),而是一套名为 “机...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5) 117浏览 0评论
如果把人工智能的研究比作一场探寻“智慧”源泉的远征,那么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三条风格迥异的探索路径。它们代表着人类对“智能”本质的不同理解,也深刻地塑造了今天AI发展的面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
来源:AI数据胡公众号 爱 好奇 2周前(10-15) 82浏览 0评论
“人工智能”这个词,如今早已遍布街头巷尾,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能写诗会绘画的AI模型,它似乎无所不能,又似乎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不禁要问:它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一步步从科幻走入现实,并深刻改变我们世界的? 要理解今天的人工智能,我们不能只看它...
来源:学术头条公众号 爱 好奇 3周前(10-12) 102浏览 0评论
思维链(CoT)提示技术已被证明能提升大语言模型(LLM)在各类任务中的表现。采用该方法时,LLM 似乎会先生成类似人类的推理步骤(即 CoT 推理),再给出最终答案,这往往让人觉得 LLM 正在进行深思熟虑的推理过程。 然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团队在...
来源:果壳公众号 爱 好奇 3周前(10-09) 109浏览 0评论
这是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 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常常会发生一些违反直觉的事情:粒子能穿过墙壁、能量像硬币一样一枚一枚地发放、一个系统能同时处在两个状态之中。这样的现象看似只存在于微观世界,远离我们的日常经验...
来源:36氪 爱 好奇 4周前(10-06) 122浏览 0评论
十大逻辑谬误解析。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逻辑谬误是指存在缺陷的推理。本文列出了十大最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其其含义、示例和规避方法。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来源:学术头条公众号 爱 好奇 4周前(10-03) 116浏览 0评论
在日前参加的一个访谈中,强化学习之父、图灵奖得主 Richard Sutton 语出惊人:大语言模型(LLM)是一个错误的起点,是一条死胡同。 在 Sutton 看来,真正的智能源自经验学习,通过行动、观察与反馈持续修正行为,实现目标;相比之下,大语...